第(2/3)頁 在意大利南部,克羅頓平原之所以能與敘巴里平原相媲美,是得益于兩條河流:一條是內托河,它發源于亞平寧山脈南部的山嶺間,從西向東流入塔蘭托海灣,由于眾多支流的匯入,這條河的寬度、深度和流量到最后都大于緒巴里平原上的克拉蒂河;而另一條河則是塔奇納迪河,同樣發源于亞平寧南部山嶺的它卻是從北向南流入大海。這一東一南的兩條河流灌溉著克羅頓平原,同時也把克羅頓平原切出一塊近似于正方形的區域,在這個核心區域靠海的一側就是大希臘有名的強邦——克羅托內。由于克羅托內頻臨塔蘭托海灣,因此擁有亞平寧半島希臘城邦中為數不多的深水良港。克羅托內有肥沃的平原、有優良的港口,百年前緒巴里斯和克羅托內之所以發生戰爭,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緒巴里斯想要滅掉潛在的對手,而克羅托內則想奪得意大利南部貿易的主導權,所以一小部分緒巴里斯民眾因為糾紛逃到克羅托內,只是戰爭的導火索而已。 奇怪的是這兩條河流流出山嶺后相距很近,在它們之間、在山嶺與平原之間有一座城,名叫阿斯普魯斯圖姆,它的建立者是布魯提人。克羅頓北部平原以西是連綿不斷的亞平寧山脈,難以通行,但是循著內托河支流阿爾沃河天然形成的河谷,向西北跋涉,卻能到達意大利南部唯一的一個高原——科森扎高原,在那里生活的布魯提人當初就是從阿爾沃河上游出發,順著河谷一路向下,到達的阿斯普魯斯圖姆。 但是,當克羅托內強大起來后,它是不會允許在離自己只有20多里的西北方有一座異族人的城市控制著兩條河流的上游,控制著從克勞頓北部平原、不經過內托河、可以步行進入南部的通道,并且居高臨下的威脅著克羅托內人的安全。所以,百年前克羅托內發動大軍,進攻阿斯普魯斯圖姆城,經過幾番爭奪,終于占領了這座城,將布魯提提人趕回科森扎高原。到現在,阿斯普魯斯圖姆已經徹底的成為了一座希臘人的城市,作為克羅托內的殖民城,完全在克羅托內的控制之下,與克羅托內互為犄角,守護著克羅托內城的安全。 戴奧尼亞人侵入克羅頓平原的噩耗傳到克羅托內城,民眾十分恐慌。尤其是拉俄斯的3000士兵,一路狂飆疾進,眼看著就要逼近內托河北岸了。 內托河南岸的守衛慌了手腳,為了不讓敵人渡過浮橋,直接殺到克羅托內城下,他們點火焚燒了河上的幾座浮橋,這使得不少南逃的民眾滯留在內托河北岸。 就在克羅托內用船只擺渡他們時,拉俄斯人的軍隊已經抵達內托河邊,克羅托內民眾哭喊著,驚慌的被逼著沿內托河岸向西北方逃。 希臘人最初來到這塊平原時,由于內托河及其眾多的支流和雨量的充沛,這里也曾沼澤遍布,但是希臘人有成熟的排干技術,經過幾百年的治理,基本也沒有沼澤存在。但是克羅托內民眾在逃亡途中,依然充滿風險,因為拉俄斯人派出了幾隊士兵,對他們緊追不舍。 克羅托內民眾又驚又累。幸好在不知不覺間,隊伍中多了一些年輕人,他們熱情的幫婦女背負重物、抱起兒童、攙扶老人,使得逃亡隊伍沒有躺下一個老幼婦孺。最終拉俄斯士兵停止了追趕,而阿斯普魯斯圖姆城已經出現在逃亡民眾的眼前。 出身為克羅托內公民的阿斯普魯斯圖姆將軍法格里斯幾乎沒有猶豫的打開城門,將近九百名一身塵土、滿臉恐慌的逃亡民眾放入了城內。 就在這時,探子急報:有5000名戴奧尼亞士兵向阿斯普魯斯圖姆城攻來! 法格里斯一聽,立刻慌了。兩次與戴奧尼亞的戰爭,阿斯普魯斯圖姆人被抽調了6000多人加入戰斗,幾乎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城內能作戰的公民也僅有700多人,怎么可能擋得住在會戰中擊敗克羅托內大軍的五千名戴奧尼亞士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