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阿貝尼圖姆的混亂比不上彭特尼,它的整個部族從大首領托列克到下面的首領幾乎不是被殺、就是被俘,整個部族及領地要重新穩定下來,恐怕需要一長段時間。 戴奧尼亞——波滕提亞聯軍輕松占領科普薩后,就“是否繼續向北進攻”一事進行了商議。 波勒特強烈要求繼續進攻,他認為:薩莫奈人遭受重創,士氣低落,放棄科普薩,就是典型的明證,應該趁此機會,徹底根除薩莫奈人在北面的威脅。 普林托爾斯則表示反對:首先,科普薩往北的山區地勢越來越高,地形也更復雜,而軍中的盧卡尼亞士兵、波滕提亞戰士對這片區域完全陌生,貿然深入,容易中埋伏,而且給養運輸也相當困難。再說戴奧尼亞此時的軍事重點在錫拉庫扎,不宜再擴大戰爭,以免聯盟無力維持兩面作戰。 阿萊克西斯支持普林托爾斯的看法,但他也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那就是嘗試進攻埃諾納(Irna)。 埃諾納是西部的薩莫奈人唯一的一個海港城鎮,事實上它并非薩莫奈人所建,而是坎帕尼亞希臘人建立的一個城邦,但遭遇了波塞冬尼亞一樣的命運,百年前就被薩莫奈人占領。之前,錫拉庫扎支援薩莫奈籌建大軍的糧食就是從這座城鎮的港口運入的。 埃諾納在波塞冬尼亞的北面,相距40多里,兩城之間地勢平坦,沒有高山,只有郁郁蔥蔥的森林,整個海岸也沒有懸崖、礁石,全是柔軟的沙灘。如果這是希臘人的土地,他們早就砍伐樹木以制造船只,平整土地來作為耕地,填實灘涂以建起城鎮、港口,但是薩莫奈人竟然沒有在這一片其部族所獲得的、難得的平坦土地上建立城鎮。據山林偵察隊的探查,距離海岸最近的、較大的薩莫奈部落聚居地也有20多里,處于山區的邊緣。 埃諾納幾乎沒有艦隊,因此戴波聯軍所需的輜重可以通過海路運輸,對于準備北上的軍隊是最大的利好,阿萊克西斯又怎會放棄這一個大好的機會,于是在征得波勒特的同意后,很快作出決定:進攻埃諾納。 原本,阿萊克西斯決定留波滕提亞的部隊駐守科普薩,但波勒特執意要參與進攻薩莫奈人。 阿萊克西斯只好留克西馬率領一個大隊和部分波滕提亞戰士鎮守科普薩,自己率領戴波聯軍約5000人,沿著海岸,向北行軍。而滿載輜重的船隊從波塞冬尼亞出發,與之伴行。 軍隊途經的地域原本是希爾皮尼的領地,但此時的希爾皮尼部族的薩莫奈人群龍無首,加之之前為了侵略波滕提亞,大首領維朗尼幾乎抽空了各部落的青壯年,如今幸運逃脫死亡和被俘的薩莫奈戰士要么正在逃亡途中,要么剛驚魂未定的逃回家園,聽聞戴奧尼亞軍隊襲來,誰人敢去阻攔!紛紛攜家帶口往山區里逃亡。因此聯軍未受任何襲擾,順利的抵達了埃諾納城下。 埃諾納原本是個中等城邦,但被薩莫奈人占領后,大多數薩莫奈部落不愿居住在海邊,遷往此處的部落并不多,反而變成了一座小城。偏偏之前城內的戰士被征召去南下作戰,只逃回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族民,聽聞戴奧尼亞大軍來襲,全城驚恐。 在薩莫奈人占據埃諾納的早期,多次有坎帕尼亞同盟的軍隊來襲,企圖奪回埃諾納,該城的薩莫奈人就一邊穩守城池,一邊向山區的希爾皮尼大首領求援,集合大軍將坎帕尼亞人擊退,坎帕尼亞人因此多次鎩羽而歸。隨著時間推移,薩莫奈人的勢力日益增強,已經威脅到坎帕尼亞同盟的核心區域,以拿波里為首的坎帕尼亞同盟自顧不暇,哪里還有心思去奪回早已失去的埃諾納,于是埃諾納領地幾十年未逢戰火,他們還時常向北越過山嶺,襲擾坎帕尼亞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