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六章 離開-《古希臘之地中海霸主》
第(1/3)頁
經過半天的討論,他們就迅速重新厘定了談判條件,讓客里索普斯再重回大希臘。
最終,戴奧尼亞與斯巴達簽署了著名的“雙王和約”(即戴奧尼亞國王和斯巴達王最終在和約上簽字),其和約內容大致是:第一、斯巴達與戴奧尼亞保持和平,互不侵犯,友好往來;
第二、以亞得里亞海中線和南北為界,斯巴達視西地中海為戴奧尼亞的勢力范圍,不得派任何軍隊、戰船進入,不得派遣使者與西地中海的任何城邦結為同盟,或者煽動和支持其他城邦進行針對戴奧尼亞的敵對行動;同樣,戴奧尼亞視亞得里亞海以東區域為斯巴達的勢力范圍,不得派任何軍隊、戰船進入,不得與東地中海的任何其他城邦締結盟約,或者煽動和支持其他城邦進行針對斯巴達的敵對行動;
第三、考慮到錫拉庫扎如今尚屬于斯巴達的盟邦,戴奧尼亞承諾不侵犯錫拉庫扎的領土利益,不強迫其加入戴奧尼亞的同盟。但大希臘的塔蘭圖姆與斯巴達并無任何盟約關系,與戴奧尼亞的沖突屬于大希臘內部事務,按照合約的第二條原則,斯巴達將不得插手;
第四……
……
該友好協議期限為十年,到期之后,雙方如無異議,將再行續約。
戴奧尼亞與斯巴達簽署這個協議,并未向外公布。畢竟雙方視其他城邦于無物、私自瓜分地中海的事太過赫人聽聞,傳出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但是,客里索普斯在簽署完協議之后,特地去了一趟塔蘭圖姆,向其議事會宣布了斯巴達的決定:斯巴達將不會插手塔蘭圖姆的事情。
塔蘭圖姆的將軍和議事會議員們聽到這話如喪考妣,議事會里一片哀嚎。
兩天后,塔蘭圖姆派使者到戴奧尼亞,表示愿意接受戴奧尼亞的條件,成為聯盟的“自由市”。
在簽署完“塔蘭圖姆并入戴奧尼亞聯盟”的協議之后,圖里伊元老院按照戴弗斯的叮囑,開始分批的、拉長時間釋放塔蘭圖姆俘虜。為什么沒有一次性全部釋放?戴弗斯主要是考慮到塔蘭圖姆有毀盟的先例,怕它得到好處后,再突然反悔,而戴奧尼亞的主力部隊還暫時要坐鎮西里庭,同戴弗斯一起處理大希臘的一些戰后事宜,無法及時返回應對。同時,戴弗斯也想讓塔蘭圖姆多吃一點苦頭,將糾正一下他們傲慢的性格,也方便以后的管理。
………………………………
狄奧尼修斯突襲錫拉庫扎城區失利之后,再次退回奧提吉亞島,赫羅利斯則懇請戴奧尼亞第一軍團暫時不要離開,讓其駐扎在赫克薩門,以便隨時能得到他們的援助。同時,赫羅利斯重整城內秩序,組建新的防衛部隊,并且請第一軍團派遣隊官指導錫拉庫扎公民兵防御地峽城墻。
狄奧尼修斯的失敗使得港口區民眾不再保持中立,也派出部隊到城區接受赫羅利斯的指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慈利县|
星座|
中超|
定陶县|
类乌齐县|
四川省|
洛川县|
长治县|
射洪县|
宽城|
江永县|
琼中|
邹平县|
类乌齐县|
东安县|
尉犁县|
乐都县|
隆安县|
武乡县|
新安县|
万源市|
博白县|
寿光市|
怀宁县|
曲沃县|
平凉市|
蒲江县|
修水县|
枞阳县|
甘泉县|
江山市|
义乌市|
息烽县|
保亭|
莎车县|
西乌珠穆沁旗|
闻喜县|
齐齐哈尔市|
璧山县|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