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港口法庭返城的普萊卡卻顯得有些心事重重,若是按照平時的習慣,他一定會在途經的港口市場稍作停留,因為在黃昏時候的市場總是彌漫著一種狂歡的氣氛,雜技、舞蹈、變戲法,滑稽表演……各種娛樂節目吸引游客們駐步觀看,而小攤販們則擺上了各種精美奇特的小手工藝品,或者是各種散發著香氣的吃食,互相吆喝著招攬顧客……黃昏至傍晚的港口市場是街頭藝人和小攤販的天下,同樣也是圖里伊民眾吃完晚餐之后,信步閑逛的好去處。 以往,普萊卡都會在此停下腳步,聽一聽吟游詩人的吟唱,嘗一嘗用橄欖油煎炸的海魚,買一點散發著薄荷味兒或者麝香草味的香草粥……但是今天,他的腳步不停,好不容易擠出了市場。 在他前方則是一座座宏偉的神廟群,從最初的赫拉神廟、到赫拉克勒斯神廟、阿波羅神廟,甚至布魯提的雪山女神阿瑪拉、盧卡尼亞的保護神阿西努……這一片區域被圖里伊民眾們稱為“諸神之地”,即使在白天也是廟火長明、信徒繁多(當然不可能與哈迪斯神廟相比),到了黃昏,信徒大多散去,又重新顯出了神廟的巍峨和空曠。 諸神的祭司們在大殿內的吟唱從厚實的石壁與高聳的廊柱間透出,在普萊卡的耳旁縈繞回蕩,讓他的心情略微平靜了些,但他并沒有放慢腳步。只是在經過赫拉神廟時,他停了下來,因為他看到了神廟前停放的那一輛純白色的馬車和全副武裝的宮廷衛士,他知道這是戴奧尼亞王妃、赫拉神廟主祭——愛葛妮絲即將回家。 為了以示尊重,他佇留原地,不少民眾也跟他一樣,目視這位美麗善良的王妃微笑著向他們招手,然后上車離開。 再往北走,就進入了圖里伊的外城區。曾經有來圖里伊經商的異邦商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圖里伊的內城區和外城區就像貴族和平民,一個體現的是優雅和秩序,一個展現出的卻是熱鬧與活力,兩者卻如此的和諧,沒發生什么沖突和矛盾……” 這位異邦商人沒明白的是圖里伊內城區和外城區的形成并不是因為身份地位的差異造成的,而是由于內外城民眾加入王國的時間不同造成的。 內城區的居民都是在王國建立之前加入戴奧尼亞聯盟的,外城區居民主要是在王國建立之后加入的,正因為內城區居民是在聯盟草創時期加入,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治理聯盟、獲得戰功、贏得獎勵,因此內城區的公民大多不是元老、就是王國的官吏、或者軍隊的隊官,當然他們也為戴奧尼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犧牲,至今為止有1/6的內城區公民戰死或殘疾。 外城區的公民中同樣也有不少元老,多數都是王國建立后加入的,他們來自大希臘南部、西西里東部、以及阿普利亞地區,同樣也有不少通過自身的奮斗、成為王國高級官吏和高級軍官的公民,普萊卡就是其中之一,這使得很多剛剛在外城區定居下來的公民、預備公民和自由民并不嫉妒那些大人物,反而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成為他們。 其實外城區也并不混亂,有著戴奧尼亞法律的約束和巡察部的嚴格管理,想要在王國內有所發展的民眾一般不會去觸犯法律,給自己的前途制造障礙,因此外城區的秩序也比很多的希臘城邦要好,只是外城區的居民太多,成員復雜,除了王國公民、自由民、來自其他城邦的希臘人,還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其他種族,所以管理起來比較困難,難以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和沖突,這也是在圖里伊當法官比較頭痛的地方,事務太過繁雜和瑣碎。 若是在平時,普萊卡走在外城區的街道上,他喜歡觀察在道路兩旁扎堆聊天的民眾,判斷哪些是戴奧尼亞公民、哪些是異邦人,他們各自從事什么職業、來自什么地方、性格特點怎樣……這或許是出于法官的職業病。 在長期的觀察中,他已經總結出了一些識人的經驗,但是戴奧尼亞民眾和外邦人在一起時,根本不用細想,一眼就能分辨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