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好啦!”原來一臉愁容的赫尼波里斯現在是滿心歡喜。 大帳內的參謀們也都紛紛鼓掌相慶。 戴弗斯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立刻去通知托爾米德和埃皮忒尼斯,讓他們派出一個重步兵大隊趕來防御營地,其他部隊趕去第二軍團的后方集合,等候我的命令!” “是,陛下!” 阿西納魯斯迅速出帳通知傳令兵,很快他又疾步的回到帳內,興奮的說道:“陛下,偵騎回報,第六軍團和第一軍團的部分軍隊攻上了城頭!” …………………………………… 從表面上看,第一軍團和第六軍團采取的都是常規的攻城方式,但是戴弗斯曾提議他們嘗試一下用繩鉤爬城。 繩鉤爬城,這是戴弗斯最早發明的一種攻城方式,最初就是用這種辦法奪取了阿門多拉臘,為雇傭兵們獲得了在大希臘的立足之地。隨著戴奧尼亞越來越強大,各種攻城器械相繼被制造出來,攻城的辦法也越來越完善,這個簡單、卻給予雇傭兵們巨大幫助的繩鉤早已被遺忘到角落。 但是,戴弗斯卻沒有忘記,因為考慮到軍隊到了拉丁姆之后,可能會有不少的攻城戰斗,所以特地派人從軍械庫的角落里將已經布滿灰塵的幾十套神鉤拿了出來,重新打磨之后配上繩索,以做到有備無患。 阿明塔斯一向崇尚進攻,喜歡冒險,毫不遲疑的就接受了戴弗斯的建議。而第六軍團長特洛提拉斯也是當年波斯遠征雇傭軍的成員,跟隨戴弗斯一起來到的圖里伊,從普通士兵一直成長為軍團長,其戰斗經驗不可謂不豐富,其戰功也不可謂不出色,他當然不會允許自己麾下的軍團在這個意義重大的攻城戰中表現平庸。 兩人都很明白“繩鉤爬城”要想成功,就必須要蒙蔽敵人的視線,進行突襲,否則一旦被發現,會增加很大的傷亡,所以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把繩鉤爬城的地點定在了羅馬城的東南角。 這里跟西南角一樣,城墻向外突出了一段,但又和西南角不同的是,它折了幾折,最終形成一個小尖角,偏偏它距離羅馬的幾個城門都比較遠,曲折的城墻又便于遮擋視線,不易被發現。 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特洛提拉斯讓第六軍團士兵集中進攻埃斯奎里門和維彌納門之間的墻段,這里距離東南角約有400米遠。 阿明塔斯更狠,讓第一軍團士兵強攻卡皮托林山和奎里爾諾山之間的墻段,這里距離東南角足足有兩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