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正在困惑之時,桅桿上的望手再次焦急的大喊:“快船上升起了兩條藍旗!兩條藍旗!” 藍旗意味著出現的不是迦太基戰船,否則快船第一時間會升起黃旗,但兩條藍旗意味著出現在附近的是一支艦隊,而且數量和西西里艦隊相當,不管它是否存在敵意,都對西西里艦隊造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米爾提亞斯感到了心慌,他扒著船舷,努力的向東南方眺望,卻只能隱約看見遠處海面上的幾個小點。 在四大艦隊統領中,米爾提亞斯和弗拉里奧斯都沒有獨立指揮過大規模海戰的經驗。在南意戰爭時米爾提亞斯只是一名三層槳戰船的艦長,而第4艦隊建立之后,軍務部曾經向戴弗斯提供了多個艦隊統領的候選者,他們的資歷、戰績、能力都相差不多,戴弗斯一時難以抉擇。最終,他選擇了米爾提亞斯,是因為米爾提亞斯曾經擔任過的戴弗斯坐艦的艦長,戴弗斯對他還有些印象,這一條為他加了分。 成為第四艦隊統領之后,米爾提亞斯大多數時間都在率領艦隊巡弋亞得里亞海,打擊海盜,幫助陸軍運送輜重,唯一一次所謂的海戰就是在戴奧尼亞征服梅薩皮、普切蒂之時進攻梅普聯合艦隊,因為對手太過弱小,幾乎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將其擊敗。 現在米爾提亞斯可能會遭遇第一次大海戰的時候,情況卻是如此的復雜:對方是敵是友,尚無法分清,讓他無法驟然下達迎戰的決定;自己一方的艦隊不但沒有陣形,而且每一艘戰船上都載滿了士兵,導致航速減慢,也減弱了作戰的能力;偏偏此時整個艦隊正位于熱爾梅附近的海面,因此撤退也存在困難,作為一個小鎮,熱爾梅狹小簡陋的港口根本無法容納西西里艦隊。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難免有些慌張,他竭力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后下達了第一個命令:“升阿波羅之旗,吹響軍號!” 伴隨著軍號的吹響,金黃色的旗幟升至桅桿頂,迎風飄揚。 在旗艦前方的戰船們聽到軍號聲,看到飄揚的旗幟,紛紛調轉船頭,向著米爾提亞斯的坐艦靠攏。 阿波羅旗的旗語就是:以旗艦為中心,向其靠攏,戰船與戰船的間距縮短,便于指揮和防御。 米爾提亞斯此時的想法是:現在艦隊滿載士兵,不利于作戰,而他旗艦所處的位置更靠近塞林努斯,當所有戰船向他靠攏過來后,如果這支陌生的艦隊真的發動進攻,那么他可以帶領艦隊先退回塞林努斯。 戴奧尼亞艦隊在海面上延伸的距離太長,尤其是最前方的戰船,嘹望手既看不到最后方旗艦上的旗幟,也看不到游弋在側后方的快船上打出的信號,他們只能看到后方的戰船做出戰術機動之后,才能做出相應的改變,而這種消息的傳遞在此關鍵時刻卻顯得有些緩慢。 …………………………………… 塞克利安乘坐的快船因為走的最早,已經與整個艦隊拉開了一點距離,由于他上船之后就悶坐在船頭,船員們看出他心情不好,沒人敢上前打擾他,整艘船異常安靜。 這時,他突然神情一凝,摸了摸耳朵,向在一旁觀望海況的船長問道:“你聽見了嗎?好像有軍號聲。” 船長茫然的搖搖頭,又特地側耳傾聽了好一會兒,然后如實的回答:“大人,我沒有聽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