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昨天下午至黃昏,在第1艦隊佯攻的掩護下,有近400名艦隊步兵悄悄登上了拉哥尼亞海灣東面的海角,他們潛伏在山嶺中,準備就地休息一晚之后,于第2天一早向北翻山越嶺,趕向艦隊步兵主力要登陸的海灘。 但不巧的是在山嶺中卻撞見了在山上放羊的牧羊人,為了防止行蹤泄漏,他們將其扣留。 誰知這名牧羊人來自海角東面臨海的小鎮米諾亞(并非是戴奧尼亞王國西西里島上的米諾亞城,而是屬于斯巴達領地邊緣的一個小鎮,居民主要是庇里阿西人)就距離艦隊步兵藏身的山嶺不遠,在失蹤的牧羊人家屬的要求下,第2天一早米諾亞居民就上山尋找,艦隊步兵們為了防止被提早發現,不得不避開米諾亞民眾,從而繞了一些遠路,等到他們急匆匆趕到戰場附近時,雙方激戰正酣。 盡管艦隊步兵們心中焦急,但臨時擔任這次奇襲的指揮官并沒有盲目的指揮部隊立刻投入戰斗,他站在山林高處,仔細觀察了戰場的形勢,很快制定了行動計劃:分出50名士兵手持火把,奔赴戰場后方的營地;而他率領300多名士兵直撲斯巴達軍隊的左翼,攻擊其側后。 他的這一舉措很快就收到了效果:本就在苦苦支撐的黑勞士們又遭到來自后方的攻擊,開始出現潰退;而潰退的黑勞士看到后方營地燃起的大火,更是驚恐萬分的大喊大叫,恐慌迅速在斯巴達軍陣中蔓延…… 黑勞士、庇里阿西人四散逃竄,只有斯巴達戰士還在堅持戰斗。 色諾芬看到敗局已經無法挽回,長嘆一聲,也加入了逃亡的行列,他必須要加緊趕回斯巴達城,或許能給正處于驚慌中的斯巴達長老們一些建議。 等塞克立安乘坐小船登上海岸時,海岸邊的戰斗并沒有完全結束:360多名斯巴達戰士(其中包括部分老戰士)組成圓陣,在艦隊步兵和第七軍團士兵的包圍下,依舊在堅持戰斗。 塞科立安了解情況之后,認為斯巴達人被完全包圍,當然會負隅頑抗,于是下令:讓出北面的通路。 命令很快得到執行,他原以為斯巴達人會很快撤退,這樣士兵們就可以進行追擊。但是斯巴達人依舊在戰斗,看不出有任何想要撤退的意思。 塞克立安想了想,干脆讓士兵們都后撤,拉開與斯巴達人的距離。 他根本不擔心斯巴達人會趁機進行反擊,因為在此處圍攻的戴奧尼亞士兵不但占據了人數上的絕對優勢,而且在體力上同樣占優,畢竟艦隊步兵是屬于輕甲兵,而第七軍團士兵是后來才加入戰斗的。而一直全力戰斗到現在的斯巴達戰士還能剩余多少體力,只是依賴著密集的圓陣防御在支撐,一旦他們想轉守為攻,陣型自然就難以保持。 戴奧尼亞士兵們謹慎的緩緩后退,有著豐富戰斗經驗的斯巴達戰士依舊在原地不動。他們人挨人、肩并肩的密集站立,最外面一排戰士個個都跨著馬步,一手舉著圓盾,一手持著刺槍,大半個身子都藏在圓盾后面,只有半個頭部從圓盾上沿露出,冷漠的目光透過狹小的頭盔眼孔,警惕的望著外面。 他們身后的戰友不但用盾頂住他們的后背,給予他們支撐,同時手中的刺槍也從他們的右肩上方探出,協助他們對敵……整個斯巴達戰士的陣型就像是遇到危險不得不將身體團在一起的刺猬。 但是當雙方都脫離戰斗、廝殺聲消失之后,能清晰地聽見他們急促的呼吸聲,看到他們手持的銅盾因為乏力而微微顫抖。而在圓陣的周圍橫七豎八的躺著斯巴達戰士的尸體,還有為數不多的傷兵因為在戰斗中反復的被踐踏,傷勢極重,完全無法挪動,只能發出低沉的、類似嘆息一樣的哀嚎。 看到這些,塞克立安心中更有信心,他走出戴奧尼亞士兵的陣列,自得意滿的大聲說道:“我是這支戴奧尼亞軍隊的指揮官塞克立安!斯巴達人,你們已經失敗了!投降吧,我可以饒你們不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