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在南面的戴奧尼亞各支軍隊先后聚集在拉米亞城時,北面的各軍團也先后通過了河谷隘道,4個步兵軍團和一個騎兵軍團,外加一個巴利阿里投石兵大隊(2000人),總共近4萬人在谷口稍作休整,馬托尼斯和利扎魯就同時下令:向南進軍,目標拉里薩。 這一次,軍隊沒有再進行急行軍,士兵們排列成正面很寬的縱隊,沿著皮尼奧斯河南岸,踏著平坦松軟的土地,浩浩蕩蕩的向南行軍,第三騎兵軍團走在了隊列的最前面。 拉里薩城坐落在塞薩利北部平原的中央,位于皮里奧斯河畔,擁有廣袤的農田和眾多的人口,曾經是塞薩利北部平原的強邦,也長期是塞薩利的中心城市。但在菲萊崛起之后,伊阿宋征服了這個鄰近的城邦,并且有意對其打壓,導致它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在這一次伊阿宋進行軍事動員時,還特意強調:拉里薩必須提供不少于5000名士兵。 為此拉里薩征召了大半的青壯年公民從軍,而就在幾個小時前,他們又接到波里多魯斯的命令:戴奧尼亞軍隊正在米爾多羅斯海岸登陸,各城邦盡快派軍隊前來增援! 拉里薩不得不又緊急派出了1000名公民兵。 等到佩琉斯的信使前來求援時,拉里薩人幾乎無兵可派,但他們很清楚;佩琉斯被攻占倒沒什么,可一旦讓戴奧尼亞軍隊通過河谷隘道,沖進塞薩利北部平原,那才是極其可怕的事。 所以拉里薩不得不又拼湊了近300名士兵(包括一些50歲以上的公民),讓他們緊急趕往谷口營地防御,同時派信使向波里多魯斯求援。 拉里薩的援軍走到半途,就看見前方的地平面被騰起的塵土籠罩,就連大地也在微微的顫抖。 戴奧尼亞的大軍已經來了!……拉里薩人望著塵霧中無數隱隱綽綽的士兵身影,幾乎嚇傻了,轉身就逃。 與此同時,戴奧尼亞第二騎兵軍團也發現了他們,立刻追了上去,毫無斗志的拉里薩援兵紛紛舉手投降。 雖然此時已經是下午,但馬托尼斯和利扎魯從審訊的俘虜口中得知,拉里薩城防空虛,嚴重缺兵少將,而塞薩利留守部隊全都集中在阿爾米羅斯海岸,對戴奧尼亞軍隊從佩琉斯來襲之事還一無所知……兩位指揮官都認為這是個絕佳的戰機,當即命令軍隊加速前進。 拉里薩距離谷口將近40里,而且全是坦途,戴奧尼亞軍團士兵們一路正常行軍,體力已經逐漸恢復,得到下達的命令之后,再一次開始狂奔。 等到望見遠處拉里薩城的輪廓時,太陽已經墜落西山,天邊只剩下幾絲余暉,夜色即將降臨。 馬托尼斯和利扎魯都是行事果斷的統帥,既然之前已經做出了決斷,就絕不會輕易更改,“向拉里薩城發起進攻”的命令隨即下達。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