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法那巴佐斯在就任小亞細亞西部軍事統帥的時候,就曾經向波斯王請命,要求派希臘雇傭軍前往助戰,因為伊阿宋的軍隊直接隸屬于波斯王,不受當地任何總督的指揮。 阿爾塔薛西斯同意了,法拉巴佐斯很快就向伊阿宋發去征召令。 但已經在波斯國內生活了好幾年的伊阿宋早已不像最初時需要迫切的證明自己,他擔心自己過早的前往弗里吉亞,會被波斯人當做炮灰,首先派往前線作戰,所以找各種理由拖延,最終成了最晚到達弗里吉亞的幾支部隊之一,這讓法那巴佐斯有些不悅。 在這個軍事會議上,大多數總督意見都大致相同:鑒于目前己方軍隊士兵的數量高達8萬多人,遠勝過偵騎所探得的希臘聯軍的數量,應該大膽的率軍西進,同希臘人展開決戰,徹底將其擊潰,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因為不斷有希臘軍隊登陸小亞細亞,敵人軍隊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 伊阿宋則提出了異議,他認為:以他對戴奧尼亞和希臘本土城邦的了解,這一次他們對小亞細亞的入侵一定都派出的是自己城邦最精銳的士兵,由于波斯的步兵不強,在以往與希臘人的戰爭中總是出于下風,現在如果主動同希臘聯軍進行正面的會戰,有極大的可能會遭受失敗,到那時整個小亞細亞的戰局就會變得非常糟糕。相反,如果不著急同希臘聯軍進行會戰,而是讓軍隊主動后撤,同時搬走或者燒毀所有能夠被希臘人利用的物資,引誘希臘聯軍深入內陸,然后再利用己方熟悉地勢、騎兵較多的優勢,不斷的襲擾敵人、突襲其后路的糧食運輸,從而達到疲弊希臘聯軍的目的,等到希臘聯軍變得虛弱,再找機會與其進行決戰,勝算就大多了。 伊阿宋的建議遭到了絕大多數波斯總督們的強烈反對,這些來自波斯核心地區的貴族們沒有同希臘人交手的經驗,相反在內心深處依舊視希臘為蠻夷,他們骨子里的驕傲絕不允許波斯軍隊采取如此懦弱的戰術來應對他們瞧不起的希臘人,米西亞、呂底亞、弗里吉亞三地的總督更是強烈要求速戰速決,因為他們不愿意看到自己管轄的土地遭受希臘人的蹂躪。 甚至有些總督還對伊阿宋進行人身攻擊,指責他:波斯王慷慨大度,不以他逃難的異族身份而鄙視他,反而唯以重用,他卻不思回報波斯王的信任,反而在此關鍵的時刻一心想要拖延戰爭,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更有人特地指出:伊阿宋在接受到征召令之后,沒有立刻帶領他編制完整的希臘雇傭軍趕到弗里吉亞,反而拖延到最后,恐怕抱有異心,為了避免在戰斗中他突然倒向希臘人,最好先剝奪他的兵權,對他進行審問。 伊阿宋雖然有點心虛,但他脾氣大,反而同那些總督爭吵起來。 在總督們一致要求盡快擊退希臘軍隊的氣氛下,法那巴佐斯最終不得不采納他們的建議,主動尋求同希臘聯軍進行決戰。 在會議結束之后,他又單獨留下伊阿宋,對其進行安撫,明確表示對他的信任,并且承諾只要他在接下來的戰斗中表現突出,他將向波斯王呈報他的功績,并且還將為他將來回返塞薩利提供幫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