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法儒看到眼前家伙像是沒聽見的樣子,不禁有些氣不打一處來,喝道。 一直聽著呢。 李子夜笑道,法儒爸爸你就放心吧,我不會拿整個李家去冒險,況且,我和那九幽王無冤無仇,這之間,必定有什么誤會,我又不是傻子,不會隨意去得罪一位武王。 法儒點了點頭,說道,你明白其中輕重就好,民不與官斗,李家雖然有一些根基,但是,和朝廷這個龐然大物相比,還是太過弱小。 知道啦。 李子夜笑了笑,目光看著外面凍得瑟瑟發抖的儒門弟子們,提醒道,法儒爸爸,常昱他們都快凍死了,讓他們進來暖和一下吧。 法儒聞言,下意識看向外面的弟子們,旋即頷首道,修儒,你們都進來吧。 皇宮。 奉天殿。 宣武王之事后。 一名諫臣走出,先是恭敬行禮,旋即拿出一本奏章,沉聲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哦? 龍椅上,商皇看著下方走出的諫臣,眉頭下意識一皺,問道,張卿,要奏何事? 臣要參九幽王擅自調兵之罪!諫臣張啟正恭敬道。 一語落,滿朝嘩然,眾臣互視一眼,面面相覷,卻又無可奈何。 這些家伙,還真是讓人頭疼。 大商朝,諫臣以死諫以榮,別說王公貴胄,就算陛下犯了錯,這些諫臣也敢參上一本。 諫臣,一生最大的追求便是青史留名,無所畏懼,即便陛下也要處處容忍。 可以說,在大商朝,諫臣雖無實權,但是,少有人敢招惹。 眾臣前,一襲石青色蟒袍的九幽王聽到有人參他,冷漠的臉上沒有任何變化。 商皇身邊,內侍走下大殿,將張啟正手中的奏章接了過來,然后快步走回。 大殿上,商皇接過奏章,簡單看了一眼奏章,旋即將奏章合起,目光看向下方的九幽王,開口道,九幽王,你怎么解釋? 剿寇! 九幽王走出,神色淡然道,當時臨近年節,早朝已停,渝州城附近,匪寇成患,若等到開朝再請旨調兵,必然已為時太晚,所以,臣只能先調兵剿匪。 說到這里,九幽王從袖中拿出一本奏章,平靜道,這是清剿匪寇的成果,還請陛下過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