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學宮。 北院。 朝陽初升時。 一襲白色儒袍的白忘語走出,身背古劍太易,時隔數月,再次親授早課。 只是,今日的早課,有所不同。 北院中,六十三名儒門最強的弟子靜立。 每一人的修為都在第二境后期之上,甚至,很多人都已經邁入了第三境。 漠北一行,經歷過戰火考驗后,儒門這一代的弟子,成長極快,已逐漸成為了儒門的中堅力量。 劍法,都看過了嗎? 白忘語看著眼前眾位師弟,開口道。 看過了! 六十三名儒門弟子齊齊應道。 那便開始吧。 白忘語神色平靜地說了一句,伸手拔出身后的劍,道,一人一劍,一人一種變化,若我儒門能將此法演化出來,化劍招為劍陣,其威力,不會遜色于浩然劍陣。 是! 六十三名儒門弟子再度應道。 白忘語轉過身,站在眾人前,陪同六十三名師弟一同練習飛仙訣第七式。 天下武學,殊途同歸,他們未修飛仙訣的心法,無法發揮出此招全部威力,但是,若能領悟其中精妙,同樣會受益匪淺。 東升的朝陽下。 六十三位身著儒袍,手持古劍的儒門弟子,用心練習著飛仙訣第七式,劍法如行云流水,僅僅只是第一次配合,便初顯崢嶸。 儒門弟子,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練劍,彼此間,從來不缺少默契。 不遠處。 法儒安靜地看著這一幕,沒有上前打擾。 掌尊,這樣真的能演練出完整的第七式嗎? 一旁,陳巧兒開口問道。 劍癡給出的辦法,應該可行。 法儒平靜道,在這世間,劍癡對于劍道的理解,已無人能出其左右。 陳巧兒聽過,輕輕一嘆,道,這次,為了那小子,我們儒門可真是傾盡全力,將門中最精銳的弟子們全都派出來了。 前些日子,陛下的圣旨都未能調動他儒門的弟子,沒想到,卻因為那李家小子,精銳盡出。 若是這樣,那小子都無法練成這第七式,儒門,就虧大了。 只要能練成,值得。 法儒看著前方努力練劍的弟子們,凝聲道,李家小子,和我儒門之間,早已密不可分,幫他,便是幫助儒門自己。 大清早,便這么熱鬧。 這時,姚歸海也走了出來,看到外面正在上早課的弟子們,笑道,今天的早課,好像不一樣了。 這是? 不遠處,李青山同樣走出,看到忘語等人在練的劍法后,神色一凝。 飛仙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