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祝青歌、韓承志兩人聽到里面的聲音,立刻推門而入。 書房中,西南王站在沙盤前,說道,“趁著李教習為你們母親看病的這些日子,你們好好研究一下接下來的戰爭怎么打,這次,我們行的是奇兵,機會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李子夜坐在一旁,看著沙盤上細致的陣營分布,不言不語。 終究是大商的武王,不可能真的對于大商的情況漠不關心。 “父王,我們此次要帶多少人北上?”沙盤前,祝青歌詢問道。 “你覺得,要帶多少?”西南王反問道。 “西南王城必須留足夠的兵力駐守,提防佛國的入侵,而且,這次的三王之局,是奇襲,兵貴神速,所以,我們要帶的人必須是精銳,我覺得,六萬人足夠,其余四萬,繼續留在城中鎮守。”祝青歌回答道。 “承志,你能帶多少人?”西南王詢問道。 “一萬。” 韓承志笑著應道,“我那點本事,自己還是清楚的,一萬人,差不多就是極限了,再多,會亂。” “一萬,不少。” 西南王點頭道,“你父親,在你這個年紀,還帶不了這么多人。” 行軍打仗,兵力,不是多多益善,很多將領,能帶幾千人,打出一場漂亮仗,卻無法指揮千軍萬馬,打贏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這便是將才和帥才的區別。 “王爺,時代變了,該讓兩位世子挑大梁了。” 沙盤前,李子夜聽過三人的談話,將幾面棋子改變了一下位置,提議道,“我覺得,這場戰爭,王爺打佯攻,或許更好。” “本王打佯攻?” 西南王愣了一下,很快回過神來,難以置信地問道,“你是說,讓本王去吸引天諭殿主力的注意力?讓承志和青歌帶著主力,趁機對天諭殿大軍發起猛攻?” “不行。” 祝青歌聞言,神色微變,拒絕道,“我明白李兄的意思,但是,若沒有父王坐鎮中軍,萬一出問題,我和承志無法做出最準確的應變,父王的統帥能力,不是如今的我們可比的。” “不,你們可以。” 西南王反應過來,一臉感慨地說道,“你們面前,不就有一位最杰出的軍師嗎,這天下間,誰又能比李教習更明白,這一仗,究竟應該怎么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