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只看到一位年紀(jì)大概在四十歲左右,穿著一身銀灰色的筆挺中山裝,右邊胸前的口袋里插著一根英雄牌的鋼筆的男人,頭發(fā)一絲不茍的梳向腦后,手里拿著一本筆記本。 是典型的八零年代知識分子的樣子。 星星走過去,“她沒有騙我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對方拍了拍星星的肩膀,“因為我是煤礦工程員,專門在全國各地勘探煤礦的,你姐姐說的每一句話都很對,煤炭是數(shù)百萬年前的大自然為我們?nèi)祟惲粝碌呢敻弧!? 星星似懂非懂。 中年男人溫潤的笑起來,“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就明白了。” 和孩子說完話之后。 男人走到了周瑟瑟面前,滿臉欣賞,“小姑娘,你是怎么懂這些的?” 周瑟瑟隨口回復(fù)他說道,“以前在家里看過一些書。” 男人頷首。 伸出手去,“您好,我叫宋國盛。” 周瑟瑟和他握手,“周瑟瑟。” 宋國盛贊賞的說道,“剛剛你說的話我都聽到了,真希望有朝一日,所有人都會像你一樣,不對這些煤礦工人們有歧視。” 周瑟瑟忍不住多說了兩句,“遲早會的。” 有人過來叫宋國盛去吃飯,宋國盛這才告辭。 再往前繼續(xù)走。 終于看到了煤礦區(qū)零零散散的幾個飯店,飯店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人滿為患。 歪歪扭扭的字體,在飯店門口的木板上寫著今天的菜價。 簡直比軍區(qū)食堂里的菜價翻了兩番還不止。 道路兩旁還有推著小推車賣窩窩頭和白面饃饃的,更多的礦工人選擇在小推車上買了窩窩頭,蹲在路邊就著涼水吃咸菜夾饃。 再往里走。 就是一家小旅館。 老板懶洋洋的坐在門口,一邊曬太陽,一邊拉客,“嫂子是帶著孩子來找愛人的吧?礦區(qū)宿舍臟的很,要不來咱家住兩天?” 賣菜的靠著墻角坐著,青菜整齊的碼起來,偶爾幾個礦嫂過去問價錢,然后是討價還價的聲音。 孩子們跑來跑去,拿著紙槍,用嘴配音,砰砰砰的。 快要走到這條街的盡頭了,才發(fā)現(xiàn)了一個賣熟食的攤子。 周瑟瑟從口袋里掏出來了五毛錢,遞給星星,“去給妹妹買個豬耳朵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