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馮紫英沒指望這一席話就能讓大家都心悅誠服的認同自己的觀點,但他需要這些人先有這樣一個印象,自己的家庭出身決定了不太可能和他們在很多認知和態度上都一樣,這就需要大家求同存異,要有包容的心態。 他馮紫英有,但是這些人有么? 現在他們還年輕,還有可塑性,所以可以盡早灌輸,幫助他們確立這樣一個印象,否則等到他們的觀念定型,再要來扭轉就難了,那么以后大家可能就會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 這就是青檀書院學子們的短板或者說劣勢所在,與通惠、崇正書院的學子們比,他們大多來自貧寒家庭,那種與生俱來的蔑視權貴和仇富心態或多或少的存在,這就需要合理適度的引導和糾正。 一個合格的官僚,就需要學會用坦然寬容的心態來看待問題,過于清正孤高,并非是一個好官員的特質,甚至可能會成為工作中的弱手缺陷。 這一點練國事是清楚的,所以當馮紫英說完這番話之后,他也很適時的予以了解釋:“紫英,看來愚兄有些誤會了,首先向你道歉,另外,愚兄也認同你的意見,我們中的每個人未來可能都要踏上各自追求的路,或許我們在最終追求目標是一致的,忠君愛民,教化天下,但每個人在日常中卻不盡一致,愚兄喜歡讀書寫字下棋,簡與喜歡聽戲唱戲,子遜喜歡飲宴縱歌,詩劍風流,方叔喜歡美服豪車,虎臣喜歡美食,非熊好寶刀寶劍,……” 很隨意的點出各自的不同,練國事顯得很輕松自然。 “這沒什么,愚兄很欣賞紫英那句話,只要是在朝廷法度之下,不違良心道德所為,皆是各人自由,愚兄其實家中條件也不差,有良田千畝,在家中亦是奴仆美婢相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愚兄一樣在書院里生活得甘之若飴,這不矛盾,……” 韓敬喜歡唱戲聽戲,許獬喜歡飲宴,方有度喜歡華麗衣衫,雖然他現在沒那個經濟實力,但也早就在同學間說過,一旦他日后中式發達了,首先就要買幾身美服,然后定做一輛華車。 而許其勛則對飲食很講究,喜歡精美食物,王應熊則喜好名劍寶刀,這都不是秘密。 只不過練國事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還是讓馮紫英對練國事刮目相看,一個宿舍里知曉不難,但是練國事是西園中人,居然對東園這些小學弟的愛好都了如指掌。 更難得的是,練國事還主動坦承自家家境,這顯然是有意為馮紫英分擔一些壓力,讓馮紫英的家境條件在同學中不至于太過突兀和不合群,能考慮到這個份上,真的很難得。 不能不說此人能成為書院領袖絕非偶然,至少馮紫英自己都覺得自己都沒想到這些細節,可人家想到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