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什么怎么想?”鄭崇儉也只比馮紫英大一歲,才還未滿十七,比起馮紫英來更為單純,“我現(xiàn)在都是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紫英,這算是好事吧?柴大人看上咱們倆了,這要出征這一趟回來,咱們能不能算是這一科里最風(fēng)光的?” 鄭崇儉興奮得臉泛紅光,甚至連身體都微微顫抖,一雙手幾乎要手舞足蹈起來。 馮紫英看著也覺得有趣,這家伙可是素來沉穩(wěn)持重,連陳奇瑜和孫傳庭都相當(dāng)佩服他,就說他少年老成,但是今日的這一遭還是讓他暴露了,還是太年輕啊。 “呵呵,是不是最風(fēng)光那得看這一戰(zhàn)最終結(jié)局如何了,不過柴大人看上咱們倆肯定不是壞事,最起碼你觀政時間會縮短,人家兩三年,沒準兒你就會半年一年就能結(jié)束,而且最不濟都能留在兵部了,滿意么?” 馮紫英樂呵呵地打趣:“沒準兒兩三年就能授你主事,然后走上楚材兄的路子,員外郎可期啊。” 鄭崇儉壓抑不住內(nèi)心的興奮:“紫英,這一回可真要謝謝你了,沒有這篇文章……” “別,那是你自己努力得來的,別以為我不知道你花了多少心思在收集這些塘報信報上,方叔搞那個刑部大案文章時也沒有你那么刻苦,我不過就是幫你指了指路而已。”馮紫英擺擺手,“大章,好好準備一下,我估計柴大人這一路上恐怕也還得要好生考較咱們倆一番的。” “紫英,你其實可以不去的,……”鄭崇儉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道:“庶吉士的主要職責(zé)還是讀書修史,柴大人也無權(quán)強行要你跟他去,如果你不愿意去,你可以和黃大人說一說。” 庶吉士和其他進士的未來去向都不一樣,庶吉士大部分都能直入翰林院,只是為內(nèi)閣準備的儲材之地,而少部分才會去六部和府寺院,只有留在翰林院的才是最優(yōu)秀的一部分,未來才更有前途。 但馮紫英卻不認為這是壞事,一來自己從未真正接觸過軍務(wù),光靠嘴炮忽悠得了一時,終究是要現(xiàn)原形,若是能借此機會真正接觸軍務(wù),日后未嘗不能成為自己的一段說得上話的履歷。 而且柴恪此人明顯是要接張景秋左侍郎的位置,日后也算是朝中重臣,賣這樣一個好印象,日后也能結(jié)下一份香火情。 再說了,這樣一場大仗打下來,如此好的機會,自己為何就不能撈到一些什么呢? 尤其是老爹所在的榆林鎮(zhèn)明顯是要充當(dāng)平叛的主力,柴恪把自己招入其幕僚參謀團隊,未嘗沒有要借重自己這份身份的意思。 文官為帥固然是慣例,但是若沒有得力武將的支持,這一仗未必就能打得順手,特別是在局面如此艱險的情況下。 柴恪不是等閑之輩,顯然也已經(jīng)考慮到了這一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