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京師城就能募集到兩百多萬股金,加上來自揚州乃至江南部分商賈的股金,馮紫英有信心將海通銀莊的股本推高到五百萬兩,再加上開戶存入的資本,七八百萬兩的資本都需要一個去處,才能滿足一干股東們饑渴的目光,這一點已經讓原本信心滿滿的馮紫英都感到了一份壓力。 所以原本覺得可以放一放的許多工作也就需要盡早啟動起來了,尤其是尋找更合適的放貸對象。 這個時代工商業的發展已經有了一些起色,尤其是開海政策一放開,絲織、棉紡、制茶、陶瓷、藥材等原本就是外銷主打產業立即就會迎來一波爆發擴張,這也就是海通銀莊的機會,但是如何化解風險精準放貸,這就成了海通銀莊這個吃螃蟹者的首要任務了。 朝廷開建登萊,打通登萊——遼南航線,開拓登萊——蝦夷——海西、野人女真這一線,從碼頭建設到船廠造船,再到航線探索拓殖,都需要扶持,除了朝廷部分撥款,很多都需要通過以貸款的方式來支持進行。 這也是內閣計議下來同意戶部在海通銀莊開戶的交換條件。 &nbs sp; 別以為這幫老家伙就看不清楚這里邊的門道,他們一樣很清楚朝廷以這種方式為海通銀莊的背書會給海通銀莊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這誰來扛起海通銀莊未來的經營大任現在就需要考慮了。 馮紫英在忠順王府上就試探性的征求了忠順王的意見,忠順王也覺得棘手。 畢竟這種銀莊和尋常的錢鋪銀莊性質是截然不同的,既要沖著盈利而去,又還要背負朝廷的一些政治任務,而且業務卻又基本上是和放高利貸模式相似,當然從目的、利率、風控等都截然不同,但歸根結底就是放貸盈利,扶持產業發展,為工商業提供發展便利。 就這三大目的,對其他股東來說,其中重要性依次遞減,但在馮紫英心中盈利和扶持產業發展則需要掉一個個兒。 問題是能理解這些意義,并且還能負責執行,還要懂這方面營生業務的人就實在太少了,而且還要在忠誠度可信度上能讓馮紫英和忠順王這兩位銀莊的首要發起者認可,這就更難了。 馮紫英估計最終恐怕只能先讓段喜貴先來嘗試著,賈璉協助,段喜貴負責主要業務,比如攬儲放貸風控,賈璉則負責日常行政事務管理和應對,如果忠順王這邊不放心,也可以提供一二合適人選。 先從揚州號做起,力爭三個月內把海通銀莊揚州號徹底做起來,然后再來考慮京師號。 而段喜貴前期在臨清這幾年所作的準備,也就能派上用場。 實在不濟的話,也只能先把能用的人都用上來,在使用中來慢慢挑選了。 馮紫英甚至考慮是不是把那兩個送到林如海的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里那兩個小子都召回來先用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