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己父親選擇馮紫英時,沈宜修也只是聽聞過馮紫英的名聲,但是小弟那里對青檀書院乃至馮紫英都是頗多詬病,所以她對馮紫英印象也說不上多好,只知道這是北地士人中的翹楚。 到后來雙方說起此事,不知道怎么地卻又遇上了他家中因為長房無人襲爵延續(xù)香火,被朝廷允許兼祧,自己就糊里糊涂的和他訂親成了長房婚姻了。 任何一個女人對突兀地丈夫就可能被另外一個女人分走一半肯定都是不悅的,但是父親卻很看好這個年輕人,一力支持這樁婚姻。 這個年代婚姻也根本不是女孩子自己能決定的,父親決定了,基本上也就意味著結(jié)局無改了。 而且父親也和沈宜修談過,像馮家這樣子嗣單薄的家族,就算是他沒兼祧,肯定也會納好幾房妾室的,以后一樣也會面臨這種情形,只不過作為正妻無需擔心誰會威脅到自家地位罷了。 但這種兼祧一樣也不會影響到各自的地位,長房和三房各屬一房,各有一家人,大家如一個大家庭中的小家和睦相處,倒也不寂寞,這是母親這樣安慰自己的。 安慰歸安慰,但是沈宜修也知道自己改變不了這樣的命運,她唯一企盼的就是這個夫君不會讓自己失望,雖然他在朝廷中聲名大噪,但是沈宜修還是希望對方能夠表現(xiàn)更優(yōu)秀一些。 她希望對方的優(yōu)秀表現(xiàn)不止于在朝中政務上,她更希望在自己這個家庭中的表現(xiàn)也更讓自己心安一些,以彌補自己可能會和另外一個女人分享丈夫的遺憾。 讓沈宜修滿意的是這位郎君的表現(xiàn)的確沒有讓自己失望。 雖然外界傳聞和他自己都表現(xiàn)出對詩文的不耐不喜,但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偶露崢嶸展現(xiàn)出來的才華讓自己小弟屢屢吃癟不說,而且郎君表現(xiàn)出來的磊落大氣更是連素來不服氣的小弟都為之心折,這也讓沈宜修格外高興。 “好了,晴雯你也別說好聽的了。”沈宜修心情愉悅,“但愿能如你所說吧。” “嗨,姑娘還擔心什么呢?下個月姑娘就要嫁到馮府那邊了,到時候姑娘變成大奶奶,自然就能知曉了。” 晴雯哪里還能不知曉自己這位姑娘的心思,畢竟是對馮府那邊一無所知,擔心過去之后惡了公婆,不受待見。 “奴婢雖然沒見過那邊太太,但是奴婢最要好的云裳便是自小在那邊府上長大的,就說過太太性子寬舒,不太喜歡管事,尋常府里的事情都是姨奶奶在管,……”晴雯小心地介紹道。 沈宜修自然也是打聽過的,這等事情便是她不去打聽,母親也要去打探。 那馮家情況的確有些特殊,自己婆婆大段氏據(jù)說性子粗疏,嗯,也就是晴雯嘴里所說的寬舒,不喜歡管府中事務,基本上都交給她一個作為媵陪嫁過來的妹妹,也就是京師城里高門大戶后宅貴婦們稱之為小段氏的。 只是馮家三房,長房的事務和二房三房原來都合在一起,只怕自己一嫁過去,就會要把許多長房的營生都要交給自己,這讓沈宜修也有些著忙。 她以前在家中都只是喜好書畫琴棋,對如何持家卻未想過,原本以為嫁過去之后婆婆肯定會繼續(xù)持家,自己慢慢來摸索學習,卻沒想到會有這種情形。 這倒是讓自家母親很是高興,開始忙不迭地教她如何管家,卻讓沈宜修慌了神,這一時半刻間,這持家事務卻是哪有那么容易就能學會的? 所以她也很是擔心自己過去之后該怎么來處理,也不知道能不能讓婆婆她們先繼續(xù)管著,自己慢慢來學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