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云裳去了沈府,金釧兒去了榮國府,從兩方獲得的情況就能對今日王見王的大致情況有一個基本判斷了解了。 看樣子還算不錯,相敬如賓,給馮紫英的感覺似乎可以用這樣一個不倫不類的成語來形容,但愿吧。 “爺就莫要擔心了,晴雯都說了,沈家姑娘回去之后心情很平靜,甚至也還有些高興和期待,還歡迎日后林姑娘來府里呢,嗯,晴雯的意思是待到沈姑娘嫁過來之后,歡迎林姑娘到這邊兒來?!? 云裳和金釧兒見馮紫英若有所思,都是嘴角帶笑。 可難得見到這位爺為家事兒如此表情,兩位未來的奶奶見面,即便是馮紫英不吩咐,她們都會去主動打聽,這等八卦故事對這些丫頭們簡直就是最不能忍的。 馮紫英卻是苦笑。 他倒不完全是為這事兒擔心,而是在為另一樁事兒犯愁。 忠順王爺今兒個來了,主要還是說海通銀莊的事兒,一切順利,大家滿意,只不過順帶提到的一樁事兒讓馮紫英不淡定了。 據說太妃娘娘對馮紫英二伯病歿未能襲爵之事兒十分惋惜,因為馮紫英早已故去的二嬸便是太妃的遠親。 這個遠親的事兒馮紫英曾經聽著自己父親說起過,但是這個遠親的遠實在太遠,所以連自己老爹提起來的時候都是漫不經心不屑一顧。 若是要細論起來,大概就只能算是同一個縣同一個鄉同一個姓,要論輩分或許能排的上,但要論親緣,估計那起碼都是十多代以前,沒準兒還是蒙元時候了。 沒想到忠順王爺居然能和自己提起這檔子事兒,那馮紫英覺得肯定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這個時候要和馮家來拉關系,似乎有些太突兀了。 這樣一層遠得不能再遠的親戚能說明什么? 什么都說明不了。 但這卻是一個信號。 不太好的信號。 意味著馮家沒準兒又會被牽扯進入想要竭力避免的一些事情中去。 忠順王沒說太清楚,主要是這位太妃的情形有些復雜。 馮紫英做過了解,這位太妃其實年輕時候并不算特別得寵,所以才會把幼年喪母的永隆帝和忠順王兄弟倆撫養大,不過隨著永隆帝和忠順王成年,這位太妃隨著年齡漸漸大了,反倒是日益獲得元熙帝的信任了,據說義忠親王太子位被廢的重新復位,這位太妃也從中起了不小的作用。 這就有些復雜了。 起碼馮紫英沒看懂,或者說各種因緣巧合,這位太妃故事太離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