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哦?”莊立民顯然對這一點還不太了解,聽到這個情況之后大為振奮,北地冶鐵最大問題就是木炭不足,而北地如果要燒制木炭的話成本會大幅度提高,如果真如馮紫英所言這石炭可以焙燒轉化為“焦炭”,而“焦炭”又能大大提升冶鐵效果,那就太好了。 “不知道馮大人這種石炭焙燒煉制技術可否大規模的運用?” “當然可以,不過具體到各地的石炭質量也許還會有一些實驗探索,以求達到最佳效果,不過這些都應該是細節問題了。”馮紫英對這一點還是很有把握的。 這土法煉焦的確不是什么高難度技術,主要弄明白其中原理,基本上人人都能會,關鍵就在于這其中原理很多人都似是而非,而且在不同的煤炭種類下,這種煉焦法煉出來的焦炭質量也不盡一致,所以才會始終沒有形成一套正確體系。 “那好,今兒個是馮大人大喜日子,我就不耽擱馮大人了,嗯,不知道馮大人有沒有考慮這個事兒一旦要做起來,您這邊誰來負責把幾方都統合起來?”這也是莊立民最關心的事情。 “也好,我本來說等到我婚事之后再來請大家一起見個面,既然莊先生也來了,晉商那邊也有幾個來了,不如就讓你們先見個面,熟悉一下,我這邊這個人前期已經在代表和晉商那邊接觸過了,……“馮紫英喊了一身:“寶祥,你去把顧登峰顧先生替我叫來。” 顧登峰就是馮紫英選擇的代表自己,并且一定程度也要代表海通銀莊。 未來海通銀莊在整個煤炭煉焦、焦炭冶鐵、鐵制品等一個流水產業鏈中將會發揮大作用,發放出的貸款也會是也十萬甚至百萬計,而目前海通銀莊還么有足夠的人才來監督這樣一個投資項目,所以一定程度上才會要顧登峰來承擔起。 前期顧登峰在那邊兒把一些南直隸那邊的官面上的后續關系維護處理好,十月份才進京,然后就被馮紫英打發到先和海通銀莊熟悉,再去與晉商們磋商北地開礦建廠的事宜。 最早馮紫英也想不參與這等事情,由著晉商、莊記和海通銀莊三家自行去合作,但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想的太過簡單。 沒有自己出面,這三方誰也不信誰,光是海通銀莊與晉商的合作就出了不少差池。 雖然晉商都應允在海通銀莊中開戶,但是骨子里的不信任依然根深蒂固,而現在又要合作開礦建廠,涉及到不但晉商要出資,而且后續還會要向銀莊借貸,所以也是相當復雜。 如果還要把出人出技術的莊記拉進來,那就更繁復了,沒有一個協調能力強,做事踏實的角色來扛起,馮紫英自己心里都不踏實,所以顧登峰就是最合適人選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