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帶著羞辱性的言辭讓布喜婭瑪拉臉漲得通紅,葉赫部何時不敢一戰了? 即便是面對建州女真,葉赫部的勇士也從未退縮。 古勒山之戰(九部之戰)中自己父親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葉赫部由盛轉衰,但是也從未向建州女真屈服,遑論蒙古人。 “大人,請您注意您的言辭,我們葉赫部的勇士從不畏懼一戰,也從不懼怕和任何人一戰!” “布喜婭瑪拉,我的言辭不重要,關鍵是你們的表現,這才最重要!”馮紫英態度生硬,“如果要讓我的言辭改變,可以,那請你們葉赫部的所謂勇士勇敢的一戰,而非成日指望著偷襲或者取巧,用他們的戰績來向我證明你們葉赫部的武勇!好歹我還是永平府的同知,你們葉赫部也是受我之邀而來,難道你們是來坐觀別人打仗的?” 雙方的目光在空中碰撞,互不退讓。 很顯然馮紫英是想要驅使葉赫部甲騎去沖擊內喀爾喀陣營,迫使內喀爾喀無法將全部力量壓倒攻城上來,但是葉赫部甲騎只有三千,戰斗力再強,也無法和數萬內喀爾喀輕騎相斗。 而且可以想象得到,一旦被內喀爾喀五部的優勢騎兵咬住,葉赫部甲騎要想脫身就太難了,弄不好就會全軍覆沒,對于布喜婭瑪拉來說這不能接受。 但是布喜婭瑪拉站在馮紫英身邊同樣也看到了內喀爾喀五部陣營的巨大變化。 敵人幾乎是傾巢而出,孤注一擲,要憑藉優勢兵力一下子徹底擊垮遷安城的防線,一旦遷安城破,在城內的葉赫部甲騎一樣是傾巢之下焉有完卵,這才迫使馮紫英同樣只能選擇搏命一戰。 布喜婭瑪拉很清楚,內喀爾喀那邊也已經覺察到了大周火銃軍在這種相持對抗狀態下更占據優勢,要想打贏這一仗,他們只能傾盡全力一擊,而馮紫英就是要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 可這對葉赫部來說卻成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馮紫英何嘗不明白布喜婭瑪拉的擔心,三千甲騎一旦出城和內喀爾喀五部輕騎交鋒,要想脫身的可能幾乎為零,而這一仗下來,這三千甲騎還能剩下幾人,馮紫英都一樣不看好,但是如果不能讓葉赫部這三千甲騎出擊,真正等到內喀爾喀五部反應過來,驟然間將所有力量壓上來,那遷安城就真的可能會一鼓而下了。 馮紫英別無選擇,這也是他當初為什么要把葉赫部三千甲騎騙入城中而不是讓他們藏身城外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迫使葉赫部無法脫身,加入到這個戰局中來。 四城門之外皆有內喀爾喀偵騎監控,只要三千甲騎一旦出城,無論他們想不想一戰,內喀爾喀的輕騎都會逐尾而來,所以他們沒的選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