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景秋是皇上的鐵桿,一度皇上也希望張景秋入閣,不過自己和張景秋最終都未能如愿,被李三才這廝給搶了先。 皇上最終對京營如何處置,張懷昌不想過問,但是京營現在被蒙古人俘虜幾萬,進而引發了京中民意動蕩,他作為左都御史就不能不管了。 把京營這幾萬俘虜弄回來,這是朝廷的職責,但弄回來之后朝廷如何處理,這是皇帝和內閣考慮的事情,他張懷昌只管前半段,后半段不是他的責任。 當然張懷昌也很好奇馮紫英如何與內喀爾喀人談這幫京營的處置。 對于馮紫英這個家伙,張懷昌現在是越來越感興趣,作為遼東人在朝中的唯一代表,張懷昌沒有其他愿望,就是希望遼東不但要牢牢留在大周版圖中,而且還應該擺脫現在這種隨時處于被外敵虎視的危險之下,這是他作為遼東士人為官的最核心的目標和責任。 而現在似乎馮氏父子就隱隱有了這種的氣象,比起以前的李成梁來,更讓人能看到希望。 所以張懷昌從宮中出來之后,略作思考之后,就讓人去給齊永泰府上送了帖子。 京師城中龍禁尉幾乎遍布于整個官員們身邊,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 不過龍禁尉也有許多限制,一旦被官員們發現,都會不動聲色的以各種方式驅逐,龍禁尉也不能有什么怨言,大家都保持著一種很默契的和諧。 并不是說官員之間就沒有交往,但是按照朝廷的例制,官員之間的交往應當光明正大,而非私下勾連,所以官員之間登門拜訪并不是禁忌,相互邀約一起看戲聽曲也是允許的。 張懷昌既不希望馮紫英在這樣一件事情上太過于出風頭,但是更不希望馮紫英在此事上拂逆了皇上的意愿。 但現在五萬多京營俘虜落在內喀爾喀人手中,卻和馮紫英與宰賽的談判捆綁在了一起,也就意味著無論怎么樣,馮紫英都已經成為這件事情中的關鍵人物,是功是過,日后馮紫英都脫不了責。 這種情形下,就更需要考慮周全,如何做到讓皇上滿意,最起碼要讓皇上對馮紫英不至于有了敵意,又要避免京中輿情民意的反噬,這還真是一件考較人的活兒。 這種情形下,他需要和齊永泰協調一下立場,真要有什么,他們倆也好及時出手來平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