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謝謝娘子提醒了,自然只能是在家里感嘆一番了,有時候出去做一番事情之后,你才能感受到朝廷當下的舉步維艱不是沒有緣由的,都成日里望著烏紗帽和囊中銀子,琢磨著這兩樁事兒,如何上報朝廷,下撫黎民?”馮紫英淡淡地道。 這話題太大,沈宜修都不好回答了,嗔怪地道:“沒見相公出去這一遭,居然學著當御史的口吻了。” 馮紫英哈哈大笑,也不再言語。 青袍官服,白鷴補子,和前明服飾基本相似,但是卻沒有前明服飾那么復雜,除了公服外,就只有朝服,一般是特定祭祀、大朝等時候所用,而尋常都是公服。 大周對官員出行要求也不盡一致,既可以騎馬,也可以乘轎,但武官無論年齡大小,除非特旨,均只能騎馬,而文官則不限,甚至步行亦可。 從豐城胡同出來,沿著宣武門里街一直向南,一直要走到西長安街口這才轉道向東,一直到承天門外。 大周的官衙格局和大明基本一致,六部中除了刑部與三法司其他兩部都合在一起聚在阜財坊的砂鍋劉胡同邊兒上外,其他五部都在承天門外的東長安街南邊兒上。 兵部公廨對于馮紫英來說實在太熟悉了,不僅僅是來的次數最多,估計僅次于自己原來所在的翰林院,而且這里邊熟人也最多,不說張景秋和柴恪二人,除了楊嗣昌和鄭崇儉外,王應熊也在兵部,現在傅宗龍也在兵部觀政,可以說兵部現在是青檀書院弟子勢力最大 勢力最大的部門。 馮紫英一進門就遇到了傅宗龍,作為觀政進士,那基本上就是什么雜活兒都得要干,哪個人都可以分派你一番,不過這也恰恰是鍛煉的好機會。 “仲倫,西南那邊有消息了么?”馮紫英見到傅宗龍也很親切,雖然傅宗龍不及許其勛、孫傳庭和他這么熟悉,但是畢竟都是青檀書院出來的,當年也是睡一個大炕的,情分不比外人。 “楚材兄前兩日才給兵部來了信,估計形勢比較嚴峻,張大人和柴大人都有些著急,正在和戶部那邊交涉,希望戶部要預留出西南戰事的軍費出來,聽說鄭大人要致仕了,所以這事兒一直搪著,……” 傅宗龍見馮紫英到來,也是喜出望外,趕緊把馮紫英拉到一邊兒,“若是有機會西南那邊開打,我估摸著非熊可能很有機會要過去,紫英,你幫我給柴大人推薦一番,我這觀政在部里邊也沒太大意思,不如學當年大章那樣,出去走一遭。”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你就這么盼著西南叛亂?就不怕把你們家鄉給打爛了?”馮紫英沒好氣地打趣。 “不破不立,云南貴州改土歸流勢在必行,既然這場事兒免不了,還不如就此一勞永逸。”傅宗龍滿臉兇狠地一揮手,“看誰日后再敢跳出來,這一回殺雞嚇猴不行,那就殺猴嚇雞!” 馮紫英笑著搖頭:“你想的倒是好,但是你覺得現在是解決這場叛亂的好時機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