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還差不多,不過別打岔,我繼續給你講?!?br>
“好的,老婆大人~”
陳燕妮現在也很滿足,那個呆子一樣的孫賊現在時不時的能說兩句好話哄自己了,她也就見好就收,
“我說的咱們自己成立慈善私募基金的話,說是特定的,其實就是咱們夫妻兩人的基金會,不接受外界的資金,這樣只要合理報備,就不需要像公募基金那樣時不時的受人質疑了,
我想現在你也是知道的,這個社會上,有太多的人見不得別人好了,他們會以各種最大程度的惡意去揣摩別人,
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需要在做一件事之前,把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才是有更多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br>
聽著陳燕妮說的頭頭是道,孫賊只能附和,
“燕妮你的意思是,以后我們可以把安保公司的利潤源源不斷的注入到這個基金里面去,然后再用基金會的名義去資助別人,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我們的麻煩了,是這樣的嗎?”
“是的,相比與這邊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發展,呆子也你看到了,香江那邊其實要領先二十年不等,所以很多經驗都可以直接拿過來用,這都是以前我們那邊不少踩過坑的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br>
孫賊還是想不通,這捐助人能有什么麻煩呢,反正現在他和陳燕妮都睡不著,索性就問了出來,
“燕妮,你能給我講講,如果我是一個普通的捐助人的話,我資助一個孩子上學,我能碰到什么麻煩嗎,和慈善基金去資助他,有什么不同的嗎?”
陳燕妮知道她和孫賊兩人的生長環境不一樣,所以兩人對于某些事物的看待方式方法也不同,
而且兩人的經歷也可以說是天差地別,所以她并不反感孫賊會這么問她,相反,她對于孫賊能不斷的向自己發問而高興,因為這就證明,她能和孫賊互補,雙方對彼此都有不同的價值。
“就這么說把,一個是私人對接,一個是公司對接,說一個我們那邊的事情吧,在我上學的時候,我們學校的一位老教授,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好老師,
他自己就資助了好幾個家庭不好的學生上學,他的善舉我們很多學生都知道,
但是他資助的學生差點讓他身敗名裂,最后還是在學校和警署雙方出面一起為這位老教授發聲證明后,他才得以洗去冤屈,可是最后依然是郁郁而終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