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很多朋友都提到了,說諸子百家中,沒有妖、鬼、佛三家,是逍仙欺騙了讀者。在這里,容逍仙申辯一下。 其一,諸子百家,既然號稱百家,其實是包含了各行各業的學術,就像我們常說的三百六十行一樣。在先秦時候,隨著社會的繁榮,各行各業開始漸露頭角,各種思想也就井噴而出。如今,留有著作、值得后人學習的只有九流十家而已(其實就是十家),這和百家之名是遠遠不符的。 翻看一些歷史文獻,不難發現,一些販夫走卒、雞鳴狗盜之徒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若是歸結起來,他們也可成為一家。只是他們文化水平低下,不通文墨,沒有留下什么著作,只是其余諸家記錄中,留下了只言片語。 諸子百家包羅萬象,便是《論語》《莊子》等書中,就介紹了很多不是儒、道兩家的理論。 所以說,我們講諸子百家,不能局限于九流十家之言。 其二,《九州造化》是一部小說,而不是歷史傳記。即便是歷史小說,也可以加入自由發揮的元素。這就是小說,而非歷史。 好了,再來講這三家的背景。 1、妖家。妖家在書中屬于馴獸行業,因為人和獸的配合,可以增加戰斗力,是如今小說中不可或缺的組合模式,所以,逍仙斗膽,就將妖家加入了百家之中,并且還占據了一州之地。 2、鬼家。鬼家的原型是縱橫家,因為其代表人物鬼谷子身居鬼谷,后世很多小說中,又將其稱為鬼谷派,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為了增強故事性,逍仙就將其歸為鬼家。縱橫派善用謀略,以計謀著稱,讓其修煉靈魂之術,再合適不過了。 (這里還要插幾句:可能很多讀者認為鬼谷子是神仙一樣的人物,感覺開篇將鬼谷派描述成面無表情的模樣,很不舒服。其實,如果大家真正去了解縱橫派,會發現,后世對縱橫派的評價并不高。“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這是后人的評價。大家可以去了解蘇秦、張儀、樂毅、范雎等縱橫家代表人物的故事,站在他們對立面,你會覺得他們沒有人性,很可恨。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或目的,將無數百姓的生死玩弄于股掌之間。他們的確是成功人士,但是他們缺乏作為一個人該有的善心。) 3、佛家。釋家是西漢時才傳入中國,按照過去諸子百家的劃分,的確是外來戶。但是由于佛家對后世的影響太大,如果寫一部仙俠小說,缺少了大慈大悲的佛家,多少有些遺憾,所以逍仙就冒天下之大不韙,把佛家給加了進來。 諸子百家蘊含了中國燦爛的古典文化,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我想,站在我們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把已經融入我們心底的佛家文化歸入這百家文化之中,又何嘗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