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品級越高,其道門金策能夠積累驅(qū)使的香火愿力便越強,其門下弟子的修行,自然也就更加輕松。” “一品仙門掌控一州之地的香火,二品郡宗則是控制一郡之地,三品縣山可收獲一縣之香火。” “而不入流……現(xiàn)在的南山道觀,便是在這個層次,嚴(yán)格來說,已經(jīng)不能算是道門,因為雖有道門金策,卻無收獲香火愿力之能。” 他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而這,便又不得不提到現(xiàn)在的修行之路。” “九品筑基,修煉氣血元脈,打熬肉身體魄,氣血元脈好似大樹的根脈,乃是修行根基所在。” “八品養(yǎng)印境,顧名思義,便是要在氣血元脈中,蘊養(yǎng)氣血卦印。” “首先以氣血凝練陰陽卦爻,再由陰陽卦爻組成卦印。” “這便需要六十四門正印法,否則即便知曉陰陽卦爻的排列組合,也無濟于事。” “因為一個卦印看似只有六爻,但六爻之間的聯(lián)系千變?nèi)f化,陰爻陽爻之間的融合,一步之差便有可能讓人身死道消。” “一些修士,苦于沒有正印法,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形成了似是而非的卦印,這便是八百旁門的由來。” “旁門之法一切都需要自己領(lǐng)悟完善,有的旁門之法堪比正印法,但有的卻極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把自己練死。” “按理說,旁門之法的絕巔,同樣也能達(dá)到一品,但從古至今,也沒聽說有人能將旁門之法完善到如此境界。” “真有此等人物,那便是堪比仙祖的存在了。” “一般修煉旁門,六品便是極限,越往上越危險,極有可能下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張遠(yuǎn)宗說到這里,笑了笑,“不過師妹師弟無需擔(dān)心,南山道觀雖已破敗,但卻有三門正印法,足夠你們修行之用。” 李無攸聞言,不禁心頭一震。 南山道觀的底蘊,還真不是開玩笑。 本以為有一門正印法也就差不多了,想不到竟然擁有三門。 當(dāng)真不可小覷。 張遠(yuǎn)宗繼續(xù)說道, “都說正印法乃是修行根本,足以支撐一座道門,此話倒也不錯。” “但除了正印法之外,還需要一樣?xùn)|西,那便是香火愿力。” “八品養(yǎng)印境,首先要用氣血元脈凝練陰陽卦爻,再用道門金策進(jìn)行香火洗禮,可以助修士順利邁過這個階段。” “如果沒有香火洗禮,修士想要靠自己凝練出陰陽卦爻,難如登天,一萬名修士中最多只有一人。” “這樣的修士,稱之為道靈之體,乃是萬中無一的修道天才。” “這也是道門金策最珍貴之處。” “有了道門金策,任何一個筑基九階修士,只要掌握正印法,便能順利邁入八品養(yǎng)印境。” “可若是沒了道門金策,便只能停駐在筑基境,再難往上提升。” “而且有香火愿力的幫助,往后的修煉也會輕松不少。” 張遠(yuǎn)宗的面色之中帶著些許嘆息, “你們也應(yīng)該了解,南山道觀目前的困境了。” “雖有道門金策,但卻有名無實,只能在筑基境中沉淪。” 李無攸心頭微動,沒想到此方世界的修行之路,竟會如此復(fù)雜, “這道門金策以及香火愿力,豈不就是套在眾修士脖子上的枷鎖?” “只有加入道門,才能繼續(xù)修煉,要不然只能做個凡人。” 一旁的顧思仙接口道,“所以這個天下看似朝廷掌管俗世,但實際上卻是道門掌控一切。” “若非道門還需朝廷進(jìn)行名義上的冊封,天下早就被道門瓜分干凈了,哪里還有朝廷什么事?” 張遠(yuǎn)宗點了點頭,“世事如此,南山道觀如今淪落到不入流之境,我等也只能獨善其身。” “若他日能有力量改變現(xiàn)狀,還望師妹師弟能夠以自身所學(xué),兼濟天下。” “這也是師父時常教導(dǎo)我的。” “接下來,我便代替師父傳授你們修行之法。”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