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舟指了指那香囊,笑道:“我未曾見過荀先生,但聽說過荀先生喜歡佩戴香囊,身上香氣縷縷,所經之處,留香三日?!? 荀令留香,就是這樣來的。 荀彧簡直是古代的一個,人形行走香水瓶。 “沒想到我猜對了。” 陳舟哈哈一笑。 “好眼力,觀察好細致?!? 荀彧贊嘆地說道。 怪不得陳舟能把那么多事情,分析得如此詳細,也是一個細心的人。 只不過暴露了,曹操那邊不好交代。 猶豫了下,荀彧決定豁出去道:“曹公子來請教過我,一個王朝三百年定律的問題,據說是從這里聽來,我想不懂這個定律是什么,今天得知曹公子來此,忍不住想過來旁聽你講課的內容,曹公子和我們說過先生的事情,深感佩服?!? “一起進來吧!” 陳舟沒有拒絕,首先走進雅間。 對于荀彧會知道講課的事情,他不感到意外,曹昂肯定上報回去了,曹操必定會找荀彧他們商量。 他們坐下來后。 陳舟問道:“荀先生對王朝三百年定律,是如何想的?” 荀彧反問道:“陳先生提出這個定律,是想說明,大漢氣數已盡?” “沒錯!” 陳舟點頭道。 荀彧問道:“為何?” 陳舟沒有馬上解釋,又一次問道:“荀先生應該知道,外面天下大亂,這樣豈不是氣數已盡的表現?” 荀攸再問道:“平帝之后,王莽篡位,天下也曾亂過,但有光武中興?!? “當時的大漢,還不到三百年,氣數還在?!? “請問陳先生,何為氣數?!? “一個王朝的氣數,很難定義,可能是政權,可能是經濟,也有可能是某些特定的規律?!? 陳舟看向荀彧,繼續問道:“既然荀先生可以從公子那里知道三百年定律,應該聽說了,我前段時間講過的,黃巾起義和經濟的關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