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戲忠回過神來,按下酒癮,作揖感謝道:“多謝渡之活命之恩。” “舉手之勞罷了!” 陳舟客氣地回應,又道:“志才真的不適合再喝酒了。” 戲忠無奈地嘆了口氣,酒都不能喝,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但他又很想沒意義地活著。 “算了,我也不喝了。” 郭嘉雖然饞,但為了戲忠還能忍,讓人把酒收起來,又道:“我聽說渡之料事如神,無所不能,就忍不住讓文若帶我來見一面,沒想到渡之如此年輕,年少有為啊!” 陳舟搖頭笑道:“我只懂得分析,要說真正的實力,肯定比不上你們。” “渡之認為,主公如何迎接天子?” 郭嘉這一次來,除了看看陳舟,還有測試一下陳舟實力的意思。 陳舟能領(lǐng)悟其意,說道:“迎接天子很簡單,目前是等,等天子身邊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即可,但是迎接的過程又不簡單,天子身邊派系林立,不容易接走。” 郭嘉又一次問:“渡之覺得,如何應對天子身邊的派系?” 那些派系都是朝中公卿,或者手握兵權(quán)的軍閥,有聲望也有兵力,很不好對付。 “分化。” “殺一批,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陳舟淡淡地說道。 “分化?” 郭嘉他們?nèi)寺犃耍荚诨匚哆@兩個字的意思。 陳舟繼續(xù)說下去:“另外,我們迎接天子,把天子留在雒陽是沒用的,必須接到潁川,接到我們的地盤。迎接的過程,就是分化的重點,我有辦法,可以讓天子身邊的人,主動勸說天子遷都,而不是主公提出遷都。” 遷都是一定要遷。 他們都贊同如此。 但是遷都又不好遷,上一個遷都的人是董卓,現(xiàn)在墳頭草都過人高了。 他們其實擔心,天下人會把遷都的曹操,當作第二個董卓來討伐。 但是讓天子身邊的公卿,主動給天子提出遷都,意義又不同了。 “渡之的拉攏一批,大概是讓拉攏的人提出遷都吧?”戲忠想著便問道。 “正是!” 陳舟說道。 郭嘉又問了:“渡之如何肯定,除了我們主公,沒有其他人出兵勤王?包括袁本初也不會?” 陳舟又給他們解釋道:“雒陽周邊,最近的是主公和袁紹,袁術(shù)在淮南,公孫瓚在幽州,他們要到雒陽很不容易,至于袁紹真的很容易對付,捧他一下即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