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 霍爾蒂的信和忠誠-《帝國再臨》
第(1/3)頁
市民們根據組別已經分組完畢,霍爾蒂很快就從家臣之中分派給了他們各自的頭領。
老卡薩負責指揮紅隊,納吉是白隊的頭領,黑隊則由霍爾蒂自己負責,一旦開戰則保證兩隊在前線,一隊作為預備隊的基本原則。
每個顏色的隊伍有四百名匈牙利市民組成,然后再加上一百名德意志雇傭兵進行混編,市民們統一配備長槍,最精銳的三百名德意志雇傭軍則由傭兵隊長斯維因指揮。
霍爾蒂將這個五百人的編制命名為“營”,同時設置了更低一級的軍事編制。五十人隊和百人隊,五十人隊的隊長由市民們自己推舉,而百人隊的隊長則由霍爾蒂指派貴族家臣或者德意志雇傭兵充任。
在霍爾蒂看來,這種混編至少可以保證市民們不會一下子崩潰掉。有了德國人作為核心,初入戰場上的匈牙利人也能穩定下來。
五十人隊的人數編制純粹是為了防御需要,之所以是五十人完全是因為霍爾蒂估計每個街壘的防御人數至少要五十人。
很快編組好的市民就開始在圣伊斯特凡大教堂周圍的幾條主要道路上開始修筑街壘,材料都是現成的木制家具,直接從無人的房子里往外搬就好,婦女們則在匈雅提家族的大宅中縫制布袋,裝上沙土就是現成的沙袋。
佩克什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主要街道沒有幾條,很快街壘就把圣伊斯特凡大教堂和匈雅提家族大宅為中心的核心區域包圍了起來,街壘的高度并不能算高,大概只有一米五到一米六之間,但是街壘下面還挖了一道深約一米的壕溝。
絕大多數街壘都將街道直接堵死,只有一條最寬的街道上的街壘按照霍爾蒂的意思故意留下了一個寬約一米二的通道,當然通道后面還有一道器足夠作用寬約兩米的壘墻。
這個缺口是留給奧斯曼人的參照物,在別處受到阻擋之后,霍爾蒂希望他們把這里當成一個突破的契機,然后霍爾蒂就可以集中兵力在這里給奧斯曼人痛擊。
斯維因看著眼前一道道并不算高的壘墻,這個德意志傭兵有點開始理解霍爾蒂的布置了。
伴隨著大炮和重炮的問世,要塞的形態即將完全改變。
高大的城墻將成為一種費力不討好效費比極低的存在,矮小但是寬厚的新型防御工事將成為主流。
過去充滿中世紀風情的高大要塞漸漸會淘汰,城墻低矮但是厚實的棱堡以及星型要塞將很快風靡整個歐洲。
街壘的修筑工作很快完成,折騰了半天的市民們也開始排隊進餐。
進餐的場所就在街上,圣伊斯特凡大教堂的神甫們拿著大勺給市民們分發食物。
食物是聚在匈雅提家族大宅的婦女們制作的,木桶裝著的匈牙利紅湯,這是一種用洋蔥、番茄、土豆、牛肉加上黃油和芝士煮成幾乎半固態的粘稠菜湯,配上新鮮出爐的面包,這種重油大鹽的食物最適合給戰士們吃。
食材基本都出自匈雅提家族的儲存,霍爾蒂在這方面十分慷慨,畢竟現在不拿出來那就只能便宜奧斯曼人了。
脂肪和富含熱量的食物能夠舒緩人心中的緊張,重口味的鹽可以補充體力勞動損失的電解質,剛剛忙完修筑工作的市民們坐在棱堡后面,排著隊從神甫們手中領取他們的菜湯和面包。
在熟悉的街道上干活,然后從神甫的手上接過食物,這讓佩克什的市民們有一種自己在參與什么公共工程的錯覺,心中對奧斯曼軍隊的恐懼和緊張也放下了許多,就連身邊一起吃飯的德意志人看上去都順眼了不少。
而此時霍爾蒂正在草擬信件,伯爵坐在納吉的房間之中,圣伊斯特凡大教堂內一個高而寬敞的房屋,里面擺著來自波蘭克拉科夫代有薩爾馬提亞主義風格的酒杯,一個來自意大利的酒架上擺滿了來自希臘的美酒,其中一部分還來自黑海岸邊的特拉布宗。
霍爾蒂坐在納吉那張佩克什城木匠打造的書桌前面,蘸了蘸墨水,在來自意大利的雪白紙張上開始寫字,中國的造紙術直到兩百年前才傳入意大利,然后迅速變成了意大利城邦的支柱產業之一,幾乎整個歐洲都在使用意大利制造的紙張。
無論佩克什城是否會有一場保衛戰,也不管這場保衛戰的結果如何,霍爾蒂相信自己都能夠憑借現在寫的信大大提高自己的身價。
霍爾蒂舉起筆,準備寫信,他身邊是納吉和卡薩·瓦爾加,兩人一直都在霍爾蒂身邊提建議,并且發生了爭執。
第一封信是給當今的羅馬教皇利奧十世的,他出身意大利著名的美第奇家族,而他座下的天主教會現在則是整個歐洲最有錢的政治實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衡南县|
什邡市|
昌邑市|
隆昌县|
邢台县|
湘阴县|
绵竹市|
罗甸县|
云阳县|
贵定县|
马龙县|
北京市|
集安市|
利津县|
社旗县|
都江堰市|
海林市|
浦县|
荥阳市|
定州市|
铜川市|
玉田县|
莱州市|
德保县|
云林县|
增城市|
清远市|
开鲁县|
伊川县|
海林市|
桃源县|
芦溪县|
双鸭山市|
济南市|
高陵县|
陇西县|
蓝山县|
承德县|
三河市|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