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我,壯丁-《帝國再臨》
第(2/3)頁
這樣的話當然不能和斯蒂芬·巴托里講清楚,因為佐伯堯當上國王之后壓制巴托里家族也是會提上日程的計劃。
佐伯堯不肯點頭,沒有辦法的綠伯爵自掏腰包另外添上兩千杜卡特,一共算是湊成六千杜卡特,趕忙一路向西去和霍爾蒂第二次接洽,綠伯爵心意已決說什么都要把霍爾蒂拉到佐伯堯的陣營之中。
然而如此苦心孤詣撮合霍爾蒂和佐伯堯的綠伯爵并沒有得到想象中的熱情歡迎,迎接他的是佩克什公爵手下的精良騎兵。
人人高頭大馬,頭戴鎏金錯銀的土耳其式樣頭盔,身披板鏈甲,手中長槍放平排成橫陣,似乎一言不合便要沖過來,正好擋在自己這一隊人馬的正前方。
領頭的那個人斯蒂芬·巴托里見過一次,似乎是霍爾蒂手下的典廄官,說來也是重要的手下,上來便如此無禮,綠伯爵自然是怒火中燒,傻子也能看出來霍爾蒂這是故意為之,分明要當著眾多貴族用自己做踏板來立威。
“我是斯蒂芬·巴托里,你們想要干什么?霍爾蒂呢?讓他來見我!”綠伯爵按捺住心頭不快,壓住了抽出腰間馬刀殺過去的念頭,他身后的騎兵們從馬鞍旁取下手槍,舉起右臂將槍管搭在手臂上向前瞄準。
斯蒂芬·巴托里帶來的這些騎兵是如今歐陸戰場上最流行的手槍騎兵。
他們身披厚重的騎兵板甲,每個人配備兩把到四把不等的簧輪手槍。此時的手槍不是后世那些巴掌大小,長度幾乎可以和成年男子的小臂相等。
這種手槍的激發裝置非常復雜,激發原理是用一塊黃鐵礦石打磨一塊鐵輪產生火花引燃藥池里的火藥,而在射擊之前要像老式鐘表一樣給槍機內部的發條上勁。
復雜的結構造成這種武器的穩定性非常惡劣,不過雇傭騎兵們還是堅持購買和使用這種不穩定的武器。
這也是戰爭現實使然,步兵戰術已經在中世紀漫長的戰爭中悄然復興,以瑞士人為代表的方陣槍兵迅速風靡整個歐陸,為了對抗步兵手中越來越長的長矛,騎兵們想方設法加強自己,一方面是騎兵長矛越來越長,另一方面則是考慮用其他手段來重新獲取優勢。
火器自然被騎兵們納入眼簾,這是一種理論上完美克制步兵方陣的火器,只要騎馬機動到步兵方陣之前,躲在步兵長矛的攻擊范圍外輕輕扣動扳機,火藥催動的彈丸就可以大肆屠殺密集隊形中的步兵。
發射完彈藥的火槍既可以重新裝填,又可以倒提槍管,把槍柄當做錘頭,立刻變成了一件威力可觀的近戰鈍器。
一旦手槍齊射削弱了敵人步兵的陣型,就可以一擁而上,將敵人徹底消滅。
理論上這是一種完美的配比,手槍在這個時候變成了以火藥催動的騎兵長矛,增強了騎兵們的作戰能力。
然而這也僅僅是理論上,首先簧輪手槍的復雜構造大大降低了他的穩定性,使得它啞火率很高,然后就是騎兵使用時簧輪手槍時的惡習,長矛的長度是能用肉眼觀察的,只要不是太瞎就能用長矛擊中對手。
但是火槍的彈道在這個滑膛槍的時代是個復雜的問題,更何況手槍的槍管更短,穩定性更差。而手槍騎兵往往是在距離步兵方陣甚遠的位置就草草開槍,完全不具備精準性。
而且步兵的長槍方陣也能增加火槍來提供反制力,相比較騎兵的簧輪手槍,步兵的火繩槍更廉價,因為槍管更長所以彈道也更加穩定。
雖然有著重重的毛病,敵人也有各種反制手段,但是這并不能妨礙手槍騎兵的流行,畢竟熱兵器淘汰冷兵器的確是大勢所趨。
手槍騎兵和輕裝化的佩克什騎兵彼此對峙,這都是代表了未來騎兵兩種不同發展方向的一次對話,霍爾蒂也很想給自己的騎兵配備上手槍,但是主要問題是伯爵很窮。手槍騎兵不是不好,只是手槍的用法不對,正確的用法應該是電視劇《征服》里孫紅雷飾演的劉華強那種模式。用槍管子頂著對面的腦門子或者胸口然后擼之,而不是隔著幾十米打飛機。
兩邊騎兵正在強強對話的時候,正在訓練的壯丁們則喊著口令迅速的包圍了過來,他們身上穿著一件不合身的黑色長袍,腳下的鞋破破爛爛,都是他們被抓走時穿著的,慘一點的連鞋都沒投,頭發亂蓬蓬的,不過手中的長矛卻十分閃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辛集市|
惠安县|
潍坊市|
武威市|
横峰县|
永修县|
新泰市|
金沙县|
惠东县|
西充县|
巴中市|
陇西县|
平定县|
民乐县|
西青区|
越西县|
肇州县|
东安县|
石门县|
新宾|
城步|
兴宁市|
天柱县|
扶沟县|
夏邑县|
法库县|
兴化市|
沁水县|
景谷|
东乡县|
青神县|
伊川县|
金沙县|
呼图壁县|
兴化市|
鄂托克旗|
临沂市|
泰宁县|
姜堰市|
吐鲁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