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野稻-《帶著房子去古代流放小說》
第(3/3)頁
江棠棠早就安排了人打地下井找取水源后,解決人們的飲水問題。
不過有時能順利找到地下水,有時卻白忙活一二十天。不過挖井的活再苦再累,庶民們都搶著去干。
因為挖井的工人包三餐飯,而且三餐吃的都是魚粉。魚粉特別能飽肚子,越去干活越身體好。
人們都以為是魚粉有營養的關系,卻不知主要原因是在水上。
為了讓工人們能元氣滿滿的干活,江棠棠給工人們的水里都加了靈泉。
不光是挖井的工人,就是出海打魚,漁場的工人,江棠棠只要抓住機會就給這些人的水里加靈泉。
庶民們都覺得給官府做工好,全都搶著干活。
江棠棠此番過來,輕輕松松就挑選了兩千多個工人回去。這兩千多個工人帶回嶺南后,大部分人送到造船所去造船,另一小部分人分到漁場等各處地方去干活。
因為干旱,種植和畜牧業都沒辦法發展,如今重心全部放到了海上。
對船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以前的舊船全部投入到使用中依舊不夠,造船所的人日夜不停地趕工造新船。
江棠棠此番挑來的人主要便是去干伐木等粗活。
干旱雖然有無數的壞處,但卻唯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砍伐后的樹木干得比往常都快,能更快地投入使用。
自從前兩個月江棠棠將香薰球改制成“常平架”,陸時禮再帶領這船員系統地學習了航海知識后,如今的大船能開得更遠,帶回的魚也更多。
除了魚粉成為嶺南人的一項重要添補外,海帶養殖場的海帶,也給大家帶來了無限希望。
如今嶺南的海帶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十個海帶養殖場的海帶都取得了不小的收獲。
只可惜現在四處受災,外邊暴動頻繁,而手里有糧的家族也開始緊張,即便是抬高幾倍的價格,也不再輕易出售糧食,貿易的事只能暫緩。
這些原本十分緊俏的海產品,暫時只能內部自消。但海帶到底比不上糧食,解一時之急還可以,但并非長久之計。
好在九月中旬,江棠棠派出去尋找野稻的人終于傳來了好消息。
有人在海邊的淤泥地里,發現了外表像稻谷模樣,內里的米粒呈紅色的野稻。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内丘县|
宁海县|
津市市|
庄浪县|
科技|
伊金霍洛旗|
蕲春县|
青川县|
星子县|
双城市|
门源|
永仁县|
青阳县|
黄大仙区|
沙湾县|
麻江县|
广昌县|
武威市|
新宁县|
乐东|
安陆市|
新竹县|
荥经县|
汕头市|
西和县|
三明市|
安西县|
建昌县|
响水县|
安乡县|
定陶县|
开阳县|
酉阳|
马边|
金山区|
陵川县|
东港市|
洛阳市|
汉阴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