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柳云湘想高文昌了解了很多事,但如何讓朝臣對他們母子有信心,卻是個難題。 “如果我能絆倒薛和松呢?”柳云湘道。 高文昌聞言,震驚是有,但更多是好笑,“太后,非是臣不信任您,而是這薛和松是陸長安的左膀右臂,很多他不方便出面的事都是薛和松代為處理的,他怎么可能讓您卸了他一條胳膊?” “若我真的絆倒了呢?”柳云湘再問。 高文昌默了一下,道:“臣第一個上朝!” “好,一言為定。” 薛和松借著陸長安的勢上位后,干了太多壞事,罄竹難書。她向高文昌打聽了很多,但目光最終放到了一姓李的四口之家上。 用高文昌的話來說,這案子雖然牽扯兩條人命,但與薛和松犯下的其他大錯相比,實在微不足道。甚至查清了真相,他也能開脫。 但柳云湘仍舊打算從這入手,“正是因為不起眼,所以才不會引起薛和松的注意,才能在合適的時候給他一重擊。” 高文昌讓柳云湘稍等,他去了衙門,約莫半個時辰后,拿來了那案子的卷宗。 “您看,李家第一次報案是狀告薛家小公子薛萌,他帶惡奴三人害死了李家的兒子李文秀。” 薛萌? 不就是在國子學和硯兒他們發生過沖突的那個孩子! “案子結案時判定是李家小公子意外撞墻而亡,而案宗還記錄這孩子身上有很多傷,是薛萌帶著家奴打的,但都不是致命傷,因此判薛家賠償李家十兩銀子。” “案子就這么結了?” 柳云湘皺眉,這明顯還有隱情! “李家第二次報案,狀告的也是薛家,這次是薛家二爺薛和松。” “還有第二次?” 高文昌點頭,繼而嘆了口氣,“李父不滿兒子慘死,不接受薛家的銀子,上門討公道。薛家將他趕了出去,而他在回家的路上失蹤了。” “失蹤了?”柳云湘挑眉。 “失蹤了,所以李家先報失蹤,尋了數日無果后,再狀告薛家謀害人命。而官府在調查之后,認定薛家無罪,但薛家愿意多出十兩銀子,以寬慰家屬。” 柳云湘哼了一聲,“兩條人命,二十兩銀子,便這么打發了!” “兩個案子都是經京兆府,再到刑部,依法依規,并無疏漏之處。先前太后您問我薛和松犯下的罪,我原是想不起這案子的,因是前兩日在街上撞上一個瘋婦,她搶人家孩子,人家父親要打她,我過去調解,竟旁的百姓提醒才想起了這案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