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煉鐵-《楚臣》
第(2/3)頁
爐溫能提高,可不是簡單將煉造生鐵時間縮短十之一二的問題。
經(jīng)過四個月的試驗摸索,韓謙已經(jīng)確定鐵的熔點跟含炭量直接相關,含炭量越低,熔點越高。
這也是當世只能通過可能長達數(shù)月、數(shù)年時間進行不間斷的鍛打,才能得到含炭量近乎為零的柔鐵的關鍵。
鐵料去雜,含炭量降到極低,即百煉成鋼繞指柔,故稱柔鐵,實際就是后世所說的熟鐵,又稱老鐵。
因為柔鐵的含炭量極低,熔點極高,當世煉鐵爐的爐溫沒有辦法將柔鐵熔化,也就沒有辦法直接通過爐煉的方式得到真正的熟鐵。
所以提高爐溫,永遠是煉鐵鑄鋼之法改良提升的關鍵。
現(xiàn)在用悶燒煤石替代木炭,就能提高一些爐溫,甚至就可以直接導出燒熔的鐵水進行攪絆,在鐵水未冷卻時,使雜炭暴露在空氣里進一步燃燒直接去除,其他雜質也能通過燃燒形成渣雜沉淀在鐵水下方,從而直接降低含炭量、含雜量,這得為后續(xù)的鍛造省多少力?
這個辦法,韓謙在雁蕩磯就用小型煉鐵豎爐試驗過。
不過,雁蕩磯沒有辦法建造大型鼓風設施,燃料以木炭為主,難以堆積太高,以致爐溫提升不到韓謙所期待的程度,而導出鐵水的冷卻速度又太快,效果不是很理想,但也證明是值得下力氣去摸索的。
龍牙山這邊所建的豎式高爐,要比雁蕩磯的試驗用爐高出一倍,便能造更大型的水力或畜力鼓風箱,能堆積更多的燃料,此時悶燒煤石還能進一步提高爐溫,給韓謙提供的想象空間就更開闊了。
韓謙心里想著,要是將豎式煉鐵爐所出的鐵水,導入新的坩堝爐,在高溫條件進行攪絆去炭去雜,再導出來冷卻呢?
這事實上是將當世的煉鐵與炒鋼過程結合到一起進行,在后世又稱雙爐法,比鐵水冷卻成生鐵塊之后,再進行加熱熔化脫炭去雜,更省燃料、效率要高得多!
韓謙不指望能直接到真正精純的熟鐵,但這種辦法要能得到含炭量適度的精鐵,那比當世的炒鋼法,要省多少力?
殘煤的支撐力顯著提高,這也是值得大聲叫好的現(xiàn)象。
龍牙山這邊所建的豎爐煉鐵,鐵水出口、出渣口位于低部,加炭口、加料口位于上部,點燃后炭料支撐住鐵礦石進行反應,所得的鐵水從間隙流淌到底部導出,但在炭料支撐不住之前便要停止煉鐵,防止料炷垮塌。
豎爐一次能煉多少鐵、能加多少鐵礦石,跟殘?zhí)康闹瘟κ侵苯酉嚓P的。
目前龍牙山一座豎式煉鐵爐,一爐鐵水能出七百斤鐵,倘若悶燒煤炭的殘石支撐力顯著提高,一爐鐵水能提高到一千斤,效率又一次能提高多少?
有這個基礎,這也方便以后建造爐膛容積更大、一爐能出兩千斤甚至四千斤的豎式高爐!
這些經(jīng)驗,都是韓謙過去四個月在雁蕩磯摸索出來,他離開金陵潛逃,將諸多試驗用爐“摧毀”掉,自然也要將掌握這些經(jīng)驗的韓家匠師都帶出來。
韓謙趕到有哨兵值守的煉鐵場。
煉鐵場建在一座緩坡與龍牙城的西南寨墻之間,雖然僅有三座高逾丈余的豎式煉鐵爐,以及一些更小型的鍛造爐,但占地逾百畝,燒炭窯也建在煉鐵場內,這樣就必須要保證有足夠面積的堆煤場跟堆礦場。
韓謙確認杜君益沒有夸大悶燒煤石的效用后,便直接叫停一座煉鐵爐,在鐵水出口建造能高溫攪絆或炒煉的坩堝爐,以試驗他琢磨許久的雙爐煉鋼法……
要是此法能成,雖然制造蝎子炮弩臂那種所需的高性能鋼件還是很難打造,但龍牙山打造出來的扎甲、鱗甲、精鐵刀、戰(zhàn)矛等兵甲,成本將能大幅縮減到當世其他鐵場三分之一的水準上。
成本不能進一步縮減,主要還是他這邊所建的煉鐵場,位置不夠合適,煉鐵產量受鐵礦及煤石的開采及運輸限制。
要是雙爐法能行,韓謙下一步要是多抽調數(shù)百壯勞力,增加煤場及鐵礦場的用工!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滁州市|
潼关县|
彭州市|
永定县|
滦平县|
渭南市|
辽宁省|
阿尔山市|
怀来县|
临湘市|
卢龙县|
普陀区|
修武县|
若羌县|
福鼎市|
潜江市|
高雄县|
伊川县|
正镶白旗|
揭西县|
文化|
盐山县|
古浪县|
三江|
霍林郭勒市|
花垣县|
监利县|
大理市|
思南县|
绥德县|
教育|
榕江县|
靖西县|
赤壁市|
吉安县|
柳林县|
尼玛县|
麦盖提县|
阿克苏市|
太康县|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