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二十九章 虎牢關-《楚臣》


    第(2/3)頁

    除了舊關城修繕一新,東西兩側又夯土修造的一道外城垣,雖說地勢談不上絕險,但將關城往東西兩側各拓寬兩千余步,形成更大的防御空間。

    嵩南棧道直到八月上旬最后一座鐵梁橋才架成供重載馬車通過,運力的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也就是說河洛之前實際一直處于物資糧食極緊缺的狀況,到目前還沒有徹底緩解過來。

    有限的物資,自然都要用到刀刃上,殷鵬他們騎兵從西面的外城墻進來,看到虎牢關這邊,除了城墻以及內外駐軍的營房、指揮衙署得到修繕、擴建外,關城內外街巷兩側的民居——虎牢關盤踞在禹河南岸從汴京通往關中的陸路隘道之上,早年即便是關城外,臨近關城的驛道兩側都建滿街鋪、民院——目前還是一片殘破。

    到處都是燒灼的痕跡,到處都是倒塌的屋舍,夯土殘墻還留有色澤暗沉的血跡,中間還散落旋風炮投擲的石彈或城墻崩落下來的磚石、土塊,也有好幾條進兵通道被清理出來。

    這時候都還沒有來得及修繕,只是草草用外城垣包裹進來,反正此時虎牢關里也沒有幾家民戶。

    唯有一座寺觀模樣、在戰火也變得殘破不堪的建筑群里,殷鵬看到一座嶄新的浮屠石塔豎立起來,他們站在殘寺之外,隔著一道殘墻,看十數步外的塔身有三丈多高,整體用嵩山之中一種白色帶玉色光澤的巖石雕琢砌成。

    殷鵬很是奇怪,韓謙以及他身邊也沒有誰崇佛禮道,虎牢關里都還一片殘破,怎么會花費這么大的心血,先修這座佛塔?

    而事實上從前朝中晚期以來,逐鹿中原的各方勢力,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對佛道都持打壓的態度。

    看到殷鵬、馮翊、盧澤都抓著韁繩,遲疑的看向石塔,到西城關門外迎接他們進關城的霍肖介紹道:“河洛諸戰,虎牢關前后戰死及傷重不治之將卒有一萬零八十九人,而整個伊洛河口兩翼在兩次戰事期間,戰死及傷重不治之將卒總計有三萬一千零四十七人。重修虎牢關城之時,君上便下令在白林殘寺修英烈石塔,除了銘刻戰事之壯烈外,還要將這三萬一千零四十七名將卒姓名篆刻其上,為世人憑吊……”

    前朝府兵制到中期就告崩潰,中后期募兵制當道,而到楚梁晉蜀開國前后,由于境內丁口大幅減少,這導致不僅可征調的兵員減少,可征收的稅賦規模也大幅減少,為保證足夠的兵員以及盡可能縮減養兵成本,禁軍及侍衛親軍體系都不約而同的采取府兵與部兵相結合的軍制。

    這種軍制之下,對作戰英勇、屢獲戰功的將卒,以勛功賞賜以逞其斗志,但對普通兵戶從經濟上的盤剝以及社會及政治地位的壓制,都可以說是達到一個極致。

    然而在殘酷無情的戰場之上,戰死的兵卒,即便有戰功,卻由于傳統的軍制以首級記功制,注定會落入袍澤同僚的囊中,身家性命丟失卻不得撫恤,子弟卻又因為其戰死,不得不因為“兄終弟及、父死子繼”的規矩補入營伍——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一旦某家兵戶有子弟戰死沙場,境遇則是最為凄慘的。

    殷鵬看著殘寺之中新造的英烈石塔,暗暗思忖韓謙這些年所行軍制,與前朝中后期所行的募兵制以及晚期及梁楚開國這二十多年來所行的兵制迥然有別的諸多細節,暗感也難怪能承受那么高比例的傷亡而猶有斗志,真是沒有比較就感覺不到差距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上蔡县| 平遥县| 林甸县| 宁强县| 府谷县| 衢州市| 宁晋县| 武威市| 寻乌县| 徐闻县| 温宿县| 博野县| 云浮市| 康平县| 资中县| 泊头市| 宁国市| 潍坊市| 手机| 大庆市| 商城县| 龙里县| 陈巴尔虎旗| 沙雅县| 望谟县| 乌鲁木齐县| 台中县| 汉沽区| 长治市| 北票市| 太原市| 四川省| 罗田县| 枞阳县| 木兰县| 东丽区| 沧州市| 乌鲁木齐市| 霍邱县|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