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楚臣》


    第(2/3)頁

    安吉祥回到孟州,想要清閑,卻不得清閑。

    太和七年,大梁軍政之重心,都放在西翼收復關中的戰事之上,東翼、北線主要是建設、鞏固現有的防線。

    即便與孟州相鄰的懷州,諸縣防兵加起來僅有四五千人,但韓謙也明確要求孟州不需要急于對懷州用兵,前期將主要精力用在軍政事務整頓上。

    當初為了能令蜀兵在孟州安心扎根,烏素大石從澤潞等地強征數萬未婚或寡居的婦女,驅逐到孟州來,與蜀兵婚配生兒育女,在孟州、河清等地共編四萬軍戶,并驅使之開墾耕種。

    雖然孟州編有四萬軍戶,但跟楚蜀或東梁及蒙兀在河朔、燕云所編的軍戶,有一個很大的區別。

    那就是楚蜀等國的軍戶(兵戶),每一戶差不多有兩三名成年丁壯,通常每戶每年僅需要派出一名丁壯履行四到六個月的兵役,是為正丁,其他丁壯則為余丁,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服兵役的,只需要在農閑時參與操訓。

    也就是說,即便是戰爭期間,兵戶正丁的兵役有可能會無限期延長下去,但兵戶至少還能保證有一到兩名青壯勞動力維持耕作。

    孟州所編的軍戶,每戶僅有一名丁壯,都還編入軍中,所生育的兒女還極為幼小,田間耕作都由強擄婚配的婦女承擔,其生活之艱苦可想而知。

    勞累或饑餓致死,每年都要有上千人之多。

    除了遠離故鄉,這也是孟州軍戰斗力始終差強人意的一個主要根源。

    現在最為迫切的,卻不是清丈田畝推行新的稅制,接管地方上的政事,而是要將四萬軍戶都改為民戶,并將大部分萬守軍裁撤下去,盡可能彌補農耕所需要的勞動力,讓他們得到真正的休養生息。

    而作為對歸義將卒的獎賞,即便這次裁撤下去的將卒,也將一次性配給十五畝地的水旱田以及一些必要的救濟物資。

    對那些退出現役的武官將領,配田則增加到三十畝,有文化底子還推薦參加府縣組織的吏考,任職府縣或鄉司。

    甚至有人十分懷念故土,欲歸蜀地與家人團聚,洛陽目前正派人前往成都府談判,只要蜀主王邕答應接收,這邊會發給路費盤纏,助其歸鄉。

    當然,考慮到蜀國對大梁的戒心漸盛,蜀主王邕即便愿意接受一部分蜀兵歸鄉,名額估計也相當有限。

    安吉祥猜測,差不多在蜀主王邕奪位后還繼續掌握一定權勢的世家宗族,才會想辦法,也才會有辦法將流落在外這么多年的子弟接納回來。

    底層寒民及普通軍戶出身的將卒,從來都只有隨波逐流的命運,也許留在孟州安家扎根,是他們最好的歸宿。

    孟州這邊最終會擇驍勇精壯,保留三支整編步戰旅的募卒編制,負責地方上的防守,序列編入滎陽行營軍

    趙孟吉以孟州府知府事、都指揮使以及滎陽行營軍副都統制留守孟州,在軍事防備接受滎陽府制置府、滎陽行營都統制韓東虎的節制……

    韓謙除了用兵伐謀,未遇敵手外,這些年能接納溫氏、李氏,對榮陽一役中擅殺婦孺的梁國舊將陳昆進行嚴懲,對厚待俘兵,梁國舊將也能較好的融入舊棠邑軍體系,并得到重任,對梁州問題的解決也極有耐心,甚至大膽用李知誥、柴建作為西翼進攻關中的主將,甚至用朱裕之子領兵,體現出一位雄主真正具有的胸裕與氣度。

    而這些恰恰是趙孟吉最終放下戒心的根本。

    安吉祥不清楚孟州歸附大梁,會對東梁軍及蒙軍造成多大的驚憂,但想必消息傳到鳳翔,對王孝先及其部將的沖擊,定然不小。

    安吉祥走進孟州府衙,見到趙孟吉說及此行洛陽、覲見韓謙的諸多見聞,也注意到顧明府以及其他一些老面孔,甚至保護趙孟吉的嫡長子、原牙軍都虞候趙朔不知所蹤。

    他也無需細問,趙朔、顧明府等人必然是趕去跟柴建或李知誥會合,以便能就近勸降王孝先及其麾下將吏去了……

    …………

    …………

    “蔚侯,你此時放下戰戟歸降,猶能安渡余年,你若想去江淮與妻兒團聚,君上也會一力促成……”

    攻陷岐州城后,上萬兵卒將內城團團圍住,李知誥身穿戰鎧,在百余扈衛的簇擁下,徐行于岐州內城南門兩百步外,勒住韁繩,停在長街之上,振聲說道。

    趙孟吉的歸附,極大化解掉王孝先所部的抵抗意志。

    柴建率其子柴訓及周通、郝子俠三部人馬,兵逼城下,王范、項珍、趙非熊等鳳州、眉塢、陳倉城寨守將相繼率部投降,而李知誥、馮宣、馮翊率隴右軍從天水出兵,一路東進奪街泉、隴山關、鳳閣、千陽等城塞也幾乎是兵不血刃。

    唯有兩軍合圍到岐州城下,王孝先率萬余嫡系精銳寧死不降,才算是打了像模像一樣的一場仗。

    然而王元逵所部被荊振、孔熙榮率四萬兵馬圍于雍州城中,韓豹率部奪渭河北部的同州,將沿禹河南下的小股敵軍封鎖在合陽以北,王孝先即便有萬余嫡系猶忠于他,卻已成陷入重圍之中的孤軍。

    柴建率部趕去與孔熙榮、荊振會合,參與對雍州的合圍,李知誥率隴右軍會合周通、郝子俠舊部,總計步騎三萬進逼岐州城下。

    王孝先寧死不降,手下也有一些與他共進退的部將,但他手下蜀兵哪里還有什么士氣可言?

    李知誥也不玩什么圍三闕一的心理戰,甚至不待重型戰械從后方運來,便合張松、鄧泰、周通、郝子俠各率本部兵馬,打造云梯、登城車等簡陋戰械,簇擁著戰弩從四面圍攻岐州。

    三日斃敵千余,外城守軍便告崩潰,最終是張松、鄧泰率萬余兵馬,將王孝先及三千牙軍圍于內城。

    即便如此,韓謙猶傳詔李知誥,盡可能給王孝先率部投降的機會。

    面對李知誥的勸降,王孝先面孔猙獰一笑,揮手之后,稀稀落落十數支箭朝李知誥攢射而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曲阳县| 惠东县| 依兰县| 砀山县| 茂名市| 延川县| 武定县| 区。| 大同市| 洪洞县| 福州市| 康平县| 祁连县| 榆林市| 沅陵县| 卓资县| 北海市| 阿尔山市| 沧州市| 加查县| 南川市| 浦东新区| 正镶白旗| 吴堡县| 鹰潭市| 都兰县| 磴口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海门市| 资中县| 蒙城县| 团风县| 大同市| 顺平县| 芮城县| 睢宁县| 孟州市| 清涧县| 仁寿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