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崖下,海浪不斷拍擊。
此地荒涼,崖下海中暗流密布,常引發沉船觸礁,是以少有人來此。
雷俊遠遠望著滄浪巖方向。
高天之上,大周天法鏡的光輝流轉,然后集中,掃視滄浪巖周圍。
鏡光映照下雷俊雙瞳深處的天通地徹法箓悄然閃光。
于外界看來并無異常的海濱與山巖,當前呈現在雷俊視野內,則是另一番景象。
山崖下的海底,仿佛有一朵巨大的黑蓮正在盛開,覆蓋面積廣闊。
本就暗流涌動的海水,在海面下同黑蓮接觸,每每被湮滅,于是引得海底暗流更激烈更躁動。
大空寺所傳法門,破滅萬物,具有極強的攻擊性。
哪怕用以護身防御,都流露出頗為強橫的攻擊姿態。
似顛倒圓鏡智陣那般相對隱蔽的法門極為稀少。
而顛倒圓鏡智陣發動前看似安穩,內里是無法藏人的,發動前后,都蘊含破滅真意。
眼下這朵黑蓮對外仍掩不住的躁動,對內則難得呈現出平和姿態。
大空寺僧人對南海之濱的地形有不少了解,專門選取滄浪巖這人跡罕至之地,從而最大限度隱藏他們的行蹤。
但雷俊修為境界日益增長下,大周天法鏡和天通地徹法箓的奧妙同樣增長,此刻縱使相隔海水,仍然洞察那巨大黑蓮之存在。
這黑蓮,倒是粗中有細,看似狂放,內含巧思……雷俊心中微微動念。
他先以大周天法鏡掃視四方,不見有其他異樣也不見有別人靠近,于是自己的身形自滄浪巖下,落入海中。
無聲無息間,比黑蓮更加龐大的不透明黑球悄然展開,球體表面光輝流轉,仿佛靜謐的宇宙星空間,種種星體分別依照各自不同的規律與軌跡移動。
這方小型的宇宙,直接將巨大黑蓮攝拿入內。
本就微微震動的黑蓮,頓時開始呈現更狂放的盛開姿態。
黑蓮盛放之際,道道黑色的波紋,以之為中心,向四周圍的宇宙深空擴散,震動四方。
并且很快黑蓮中心,便現出一尊黑色的佛像端坐。
這尊黑色的大佛現身并坐于黑蓮之上,頓時令向四方擴散的波紋,具有更強的破壞力和攻擊性。
甚至周圍宇宙虛空,于黑蓮所在這一點,都隱約有褶皺破裂的征兆。
但下一刻,同樣通體黑色,同樣寂靜無聲,一條陰沉的雷龍出現。
黑色的雷龍靠近,大量黑色的雷電亦隨之如潮水般,淹沒巨大的黑蓮。
受此影響,那尊漆黑大佛亦被震得幾乎要同黑蓮分離。
漆黑大佛睜開雙目,目光冰冷,內里冷靜和瘋狂交雜,看上去極為矛盾。
大佛睜眼,黑蓮頓時有重新穩定的趨勢。
但仿佛宇宙星空的遠方有星辰流轉而至。
剛猛暴烈的虎吼聲中,如山般巍峨的赤金火焰巨虎從天而降,正撲到漆黑大佛頭頂。
漆黑大佛抬手一掌向上。
縱使赤金火焰巨虎,亦不得落下。
黑色的波紋向外激蕩下,更利如山巨虎體表赤金色的光焰不停抖動。
“龍虎山雷俊!”漆黑大佛吐氣開聲,如響暮鼓晨鐘。
以他為中心向外擴散的波紋,更加猛烈。
他沒有跟雷俊當面打過交道。
但龍虎山當代天師雷俊的實力與消息在如今大唐修道界基本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如此威力的玄霄仙雷和天辰真火一同出現,就跟招牌一樣。
星光點點的宇宙中,現出雷俊高大的身姿。
他平靜看著那尊漆黑的大佛:“大空寺圓滅。”
說話同時,天辰真火凝聚而成的陽火虎,仿若天辰大日一般,比方才更加熾烈,身體邊緣大量火舌向外吞吐,形同大日表面。
本就巨大如山的陽火虎,這一刻身形變得更加巨大。
恍然間,金紅交織,仿佛一輪真實的大日,壓在漆黑大佛頭頂。
與此同時,黑色的雷海席卷,淹沒漆黑大佛腳下的巨大黑蓮。
“執!”
大空寺方丈圓滅化身而成的漆黑大佛低喝一聲,如佛門禪唱,卻令人聽之幾欲發狂。
漆黑大佛身上突然出現黑色的惡火,所到之處,充滿詭異的矛盾色彩。
惡火接觸萬物,令萬物充滿矛盾與不諧,無所不至,細微精妙,內里冷靜而又清晰。
外在則呈現萬物碎滅的狂猛與暴烈。
雷俊自上方壓下的天辰炎祖法象雖然沒有因此碎滅,但在這一刻,亦被圓滅這詭異而又霸道的手段推遠,一時間無法落下。
下方面對玄霄雷祖法象所生的漆黑雷海,大佛跺腳,頓時也有黑色的惡水涌現,拒擋雷水。
陰沉雷水無法繼續向上蔓延。
但雷海仍然淹沒了那巨大黑蓮。
黑蓮上有少數幾名其他身著黑僧衣的大空寺傳人忙不迭飛身而起閃避。
但見宇宙虛空間忽然紫雷橫空,碧火叢生。
遠方星空間,除赤金色的天辰真火外,亦有碧綠的九淵真火向這邊流散。
明黃的元極磁海內,大量紫電滋生交匯,化作巨大的陽剛雷龍,探出龍首向前。
紫雷碧火交匯間,頓時吞沒那些大空寺傳人。
圓滅化身而成的漆黑大佛,雙掌一放一收間,合十在自己胸前。
但下方黑色的陰雷龍已經將巨大黑蓮卷走。
同一時間,紫色的陽雷龍同碧綠的陰火虎在半空中交匯,陰陽交泰之下,顯化紫綠太極圖。
雷霆的咆哮,火焰的躍動,這一刻同龍吟虎嘯相合。
紫綠太極圖轉動期間,龍虎合擊的強猛光輝,頓時照耀在漆黑大佛身上。
十幾年前,圓滅就能同小境界在自己之上的天龍寺妙心方丈爭鋒,甚至有心借顛倒圓鏡智陣伏殺對方。
如今,已經臻至八重天圓滿境界的圓滅,比起當初,實力又強橫許多。
伴隨漆黑大佛雙掌合十的動作,他身畔除了黑色的惡火、惡水之外,再添黑色的惡土與惡風。
地、水、火、風俱足,卻非空非色,而是四大不諧與矛盾,故萬物萬象破滅之態。
看上去邪異的漆黑大佛這時被一層淡淡光暈籠罩,觀之竟有幾分寶相莊嚴之感。
但細究起來,卻充滿矛盾,令人欲要發狂。
龍虎合擊的璀璨光輝照耀在漆黑大佛身上,一時間竟也被那古怪的佛光擋住。
從細節上來說,天雷地火交匯而成的光華,在不斷摧毀古怪佛光。
但反過來,古怪佛光擁有強橫碎滅之力,同樣反過來粉碎天雷地火交織形成的光輝。
雙方形成共同碎滅的姿態。
龍虎合擊的光華一時間無法直接攻擊圓滅。
圓滅周身上下破滅萬物的力量,同樣不得伸張,被局限在一隅。
相對而言,雷俊對大空寺傳承較為陌生。
他有耳聞,大空寺九重天境界并非其他佛門正宗以及白蓮宗那般,統稱法身境界。
大空寺那邊,稱九重天為大滅之境。
向下八重天境界則稱為空執。
眼下圓滅和尚便是四大不空皆執的修為。
雷俊本人取代對方落在那朵黑蓮上,饒有興趣看著面前黑色的大佛。
但他手底下半點不慢。
黑色的陰雷龍同赤金的陽火虎再交匯于一體。
于是宇宙虛空間,除了紫綠太極圖外,再添一幅黑紅太極圖。
圓滅和尚見狀,雙掌合十于身前的漆黑大佛,這時猛地雙掌向外打開。
伴隨這一動作,漆黑的大佛身體表面,赫然出現道道白光。
自內而外透出。
漆黑大佛體表,霎時出現道道閃動白光的裂痕,自身開始破碎。
伴隨白光閃耀,周圍的玄黃宇宙虛空,此刻亦仿佛變作平面的畫卷,畫卷上出現大量閃動白光的裂痕,行將撕裂。
大空寺傳承不愧以破壞力著稱,只此一招,八重天圓滿的圓滅和尚使來,攻擊力和破壞力幾乎已堪比部分九重天高手。
但在這時,陰雷龍和陽火虎這陽火陰雷蘊生而成的黑紅太極圖轉動間,又一道璀璨光輝爆發,命中那漆黑的大佛。
光輝照耀下,眾多閃動白光的裂痕中,白光褪去,只剩裂痕無聲碎裂。
玄黃宇宙間的虛空,得以恢復原狀。
唯有漆黑大佛本身,在交匯的強光照射下無聲碎裂,接著灰飛煙滅。
一個身披黑袈裟的青年僧人現身,面容俊朗但目光桀驁,正是大空寺當代方丈圓滅和尚。
在漆黑大佛碎滅后,便是圓滅本人被兩幅太極圖交匯的強光籠罩。
不過也正是在這瞬間,圓滅抬手,朝雷俊最后一指。
自他身上黑氣凝聚,化作一線,如針如芒,穿過茫茫虛空,直刺雷俊面門。
大空寺法力破壞萬物,攻防一體,但最擅長的始終還是攻擊與破壞。
雷俊立足虛空中不閃不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