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四個韓景云的名字被金光閃閃的刻在石碑上,馬皇后眼睛都笑得瞇起。她和老朱有些不一樣,除了朝政之外,她還對市井閑言非常的感興趣。韓景云的各種名頭,什么天下算學第一人,什么大明智慧的巔峰,什么天上神女等等,馬皇后早就耳朵都聽起繭子了。但即便是現(xiàn)在,當她聽到有人夸贊韓景云,她還是忍不住的臉上露出笑意。 老朱一腳踏進書院大門,或許是他太久沒有來過書院的緣故,現(xiàn)在書院給他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以前的書院就好似一個還未成年的人,百業(yè)待興到處都是需要修建的建筑,到處都是需要完善的地方。現(xiàn)在的書院卻好似已經(jīng)長大成人充滿了朝氣,一草一木都洋溢著奮進的氣息。 這樣的氣息,是老朱在國子監(jiān)里看不到的。國子監(jiān)里雖然也有朗朗讀書聲,但是卻帶著一種千百年未變的古板。 “這書院,變化挺大啊?!崩现毂持肿咴谇懊妫R皇后和韓度一左一右的跟在他身后。 “可能是該修的這幾年都修好了吧,沒有了以往那種到處修建急急忙忙的感覺。”韓度笑著附和了一句。 老朱邊走邊看著周圍的一切,書院是韓度按照園林的式樣建造的,和金陵這座江南水鄉(xiāng)正是相得益彰,一步一景都讓人流連忘返。 老朱還是更加重視書院的學子,每次走到一處教室外面,都要駐足聆聽。 難得的和聲細語道:“以前你執(zhí)意讓朕來做書院院判的時候,朕還不以為然。可是這幾年你書院的確是變得人才濟濟,朕這個院判不想做都不行了。” 韓度聽了連忙把頭低了下去,知道老朱是在嫉妒自己,不知道該怎么接話。這些年,從書院里面走出去的官員,老朱是一個個的看在眼里。他發(fā)現(xiàn),書院出身的官員,身上都有著和國子監(jiān)出身的官員完全不同的氣質(zhì)。 在老朱看來,國子監(jiān)出身的官員重清談,遇到問題最先想的不是如何去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如何利用這個問題,去打擊報復(fù)別人。這是文官當中,最讓老朱為之不滿的一點,在老朱看來官員既然拿了他的俸祿,那就應(yīng)該為他分憂,為百姓做實事,而不是把百姓和皇上放在一邊,和別人針鋒相對打擊報復(fù)。 而書院的官員重實事,遇到問題最先想的是如何去解決問題。這就極為合老朱的胃口,他認為官員就應(yīng)該像書院出身的這些人一樣,就事論事勤勤懇懇的為他老朱家的江山社稷添磚加瓦。 這些年,從書院走出去的官員,在老朱的考核下幾乎所有人的官職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拿王元吉來說吧,他作為狀元初次為官不過是從六品,但是這幾年過去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正四品的京官了。五年不到連升五級,幾乎是不到一年就升一級,這完全就是做火箭的升官速度。就這,都還是老朱惜才,想要好好磨練王元吉的緣故。 老朱走著,將心里的疑惑問了出,頓住腳步說道:“你究竟是如何才能夠?qū)⑺麄兘虒?dǎo)成這樣的?朕很好奇。” 韓度錯愕了一下,認真的思考起老朱的問題,訥訥的回道:“這恐怕和臣無關(guān)?!? “哦?那你說和誰有關(guān)?”老朱也不在意韓度的推辭,笑呵呵的問道。 韓度笑意盈盈的點頭,說道:“這恐怕和數(shù)學有關(guān)?!? “數(shù)學?”老朱情不自禁的提高了聲音,原本他還以為韓度有著什么絕招呢,卻萬萬沒有想到竟然會是數(shù)學。 “對?!表n度點點頭,解釋道:“研究數(shù)學能夠鍛煉人的邏輯思維,也就是可以讓人變得更加理智,不容易犯糊涂。而且數(shù)學其實就是在提出問題,然后想辦法解決問題。” “書院的學子在經(jīng)歷過學數(shù)學之后,遇到問題他們便會下意識的去想解決問題的辦法。畢竟他們在數(shù)學考試的時候,這樣的事情已經(jīng)做過太多次了,幾乎都已經(jīng)形成了他們的本能反應(yīng)。” 老朱也是學過數(shù)學的,而且和普通人比起來,還算是學的不錯。自然知道學數(shù)學就是靠著做題,而做題現(xiàn)在看來,就是在不斷的遇到問題,然后又不斷的想辦法解決問題。 書院出身的官員在數(shù)學的熏陶下,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習慣,那他們在為官的時候,也會下意識的將這種習慣給帶到政務(wù)當中去。 “原來如此!”老朱瞬間就想明白了。 同時也不由得感嘆數(shù)學作用的強大,“沒想到數(shù)學還有這么重要的作用,真是讓朕大開眼界?!? 韓度有些擔心老朱誤會,將數(shù)學視為他解決麻煩的工具,便故意搖頭說道:“數(shù)學沒有皇上想的那么神奇,數(shù)之一道圣人也是提倡的,和其他的禮、樂、射、御、書沒有什么區(qū)別。” 老朱剛才還真的有想在百官當中推廣數(shù)學的念頭,可是被韓度這么一提醒,頓時便覺得這個想法索然無味。 孔子留下來的那些文人都能夠主動將其丟掉,他再去讓他們撿起來,怎么可能?即便是下旨,恐怕也沒有什么效果。他們可以按照旨意學數(shù)學,但是思想沒有轉(zhuǎn)變過來,學再多還是和以前那樣處事,那又有何用? “走吧,帶朕去瞧瞧你那個......蒸汽機?”老朱暫且將剛才的想法放下,想起今日來書院的目的來。 韓度暗暗慶幸老朱還記得來書院的目的是什么,要是老朱繼續(xù)在百官問題上糾纏下去,韓度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了。這件事涉及到百官,嚴重一點甚至涉及到天下所有人讀書人,不是可以隨意改動的。 韓度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和天下讀書人針鋒相對,即便是要和傳統(tǒng)文人撕破臉,那也不是在現(xiàn)在。自己建書院的目的,就是要將一部分讀書人慢慢的拉攏過來,讓對自然科學感興趣,有意學習自然科學的人站在自己這一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