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即便書院同樣也有著不少的人選擇出仕,但他們要么就是因為老朱的強行命令出仕的,比如王元吉等人。要么就是因為自身的確是研究一道上走不下去了,才會選擇出仕。 因此,現在書院里都流傳著一句話:“最好的同窗都留在書院了,最差的同窗都去當官了。” 韓度不知道老朱有沒有聽說過這句話,若是有聽說過的話,那說不定現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就是在興師問罪啊! 老朱雖然沒有說過“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的豪言壯語,但是他身為皇帝,天生就不喜那種明明有學問卻不選擇出仕的人。 朝廷作為天下正統,都不值得這樣的人出仕?那豈不是表面,看不起他老朱?老朱對這樣的人,有好臉色才怪。 偷偷瞥了老朱幾眼,韓度從他臉上看不出喜怒,沉吟一番之后,說道:“皇上,書院的宗旨是為天下百姓謀利。” “為天下百姓謀利?你這說法倒是挺新鮮。”老朱先是笑呵呵的說了一句。 隨后語氣就是一轉,沉聲問道:“既然如此,書院的學子不更應該出仕嗎?為官一任,能夠造福一方,豈不是更加方便為百姓謀利?為何反而要躲在書院里面,皓首窮經?” “皇上,留著書院里面,一樣也可以為天下百姓做事啊。”韓度見老朱神色變了,終于是明白,老朱果然是對書院的學子不愿意出仕而不滿。 老朱聞言,眼睛瞇起,意味莫名的盯著韓度。 韓度笑了笑,避開老朱的灼灼目光。抬眼看向學子正在上課的書舍,說道:“就拿紡紗機來說吧,一個機器就能夠讓百姓的效率提高十倍,能夠讓大明每年生產的布匹提高十倍,能夠讓更多的百姓買得起布匹,穿得起衣衫,這難道不是在為百姓謀利嗎?甚至,在臣看來,這樣能夠更加廣大的為百姓謀利,能夠福澤更多的百姓。” 老朱沒有想到這一點,這也不怪他,的確是以前他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好吧,朕承認你說的有道理。不過,以后你還是要讓更多的學子出仕。不要讓人說,只有在書院待不下去的人,才會入朝為官。這樣的影響非常不好,好似朝廷都得不如你書院似的。” “皇上,這是您的書院。”韓度沒有正面回答老朱,反而笑著說道。 老朱聞言一愣,頓時反應過來,他是書院的院判,嚴格說起來,這的確是他的書院。 “哈哈哈......” 老朱胸中郁壘瞬間消失,再也沒有半點不滿。 韓度適時附和道:“書院的學子都是皇上的門生,皇上想要他們出仕,或許可以親自去和他們說。” 韓度的意思,老朱明白,是覺得老朱可以向世人公開他書院院判的身份了。 可是老朱低頭想了一下,搖搖頭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再等等吧。” 韓度不明白到了這個時候,書院已經羽翼豐滿,即便是國子監想要打壓都不可能了。而老朱卻還在猶豫,不知道他有什么好擔心的。 不過,這公不公開是老朱的事,韓度只能夠提議。既然老朱不肯,韓度也不再堅持。 老朱帶著馬皇后興致勃勃的在書院里面逛了一個時辰有余,將書院里里外外全都看了一遍,才帶著馬皇后坐上御攆回去。 馬皇后坐在老朱面前,見他眼簾低垂,以為他還在想紡紗機的事情。便開口解釋道:“皇上還在疑惑,臣妾為何直接向韓度買了五百臺紡紗機?” 老朱并沒有想這個問題,但既然是馬皇后提起,他也順著接話問道:“妹子是怎么想的?韓度那家伙,賣什么都要大咬一口。紡紗機是不錯,但即使要買,也應該和他砍砍價才是。” 馬皇后笑了笑,低頭喝了口茶,朱唇輕啟,“皇上可知道去年織布作坊賺了多少錢嗎?” “織布作坊都是妹子在管著,朕怎么會知道?”老朱聞言頓了一下,抬眼看向馬皇后,疑惑問道。新筆趣閣 馬皇后也沒有故意吊老朱的胃口,直接說道:“去年一年,織布作坊就賺了一百三十萬貫有余。” “怎么這么多?”老朱都驚訝了。這要是還在十年前,每年一百三十萬貫收益,這就是他的搖錢樹啊。 也就是后來韓度掌管教坊司之后,老朱才有了第一條年入百萬貫以上的財路,以前都是靠著百姓的賦稅和印制的寶鈔頂著。 馬皇后輕笑著搖頭,“皇上也不想一想,這天下有多少百姓?每個百姓每年有需要多少衣衫、多少布匹?布匹的價值很高,到現在大明還有不少的地方,都是將布匹當作是錢物來用的。” 這一點,老朱自然知道。因為密折之策,老朱有著天下官員給他上的密折,不說對與大明了如指掌嘛,至少大體上的消息還得一清二楚的。 新筆趣閣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煙火更新,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買!買!買!免費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