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八十五章:修行,妖丹?-《重生成蛇,在現實世界開創修妖法》


    第(2/3)頁

    說不定哪天就會派上用場,葉秦向來未雨綢繆。

    經過帝流漿的洗滌,葉秦能夠感覺到自己的體內發生了不知名的變化,只是此刻他還無法內視,具體變化未知。

    但隱約能夠感受到一切都是朝好的發展,從他變得更強大的精神力,就能夠看出來一二。

    葉秦心念一動,本源白骨再度具現化出來。

    此刻的白骨和先前可是有著天壤之別,眼中恍若有一汪隱隱月光,看上去波光粼粼,好似神秘夜空,變化無窮。

    而頭顱中央有塊骨頭,則是有個紫色的符號,烙印其中,若是仔細端詳,能夠看到火花一閃而過,帶著無上的威嚴,簡直不怒自威。

    最重要的是,白骨周身都環繞著若有似無的金線,這些絲線像是擁有生命里似的,看似靜止,實際上卻是緩緩流動,顯得整座白骨神性非凡。

    這些便是留存在白骨里面的帝流漿。

    本源物上面的一切,都會反哺到葉秦身上來,如今白骨今非昔比,反饋的力量也同樣強大。

    “最開始你只是一架白骨,如今諸多神異加身,實在是意想不到啊。”

    就連葉秦自己看到這樣的景象都有些震撼,更不用說現在施展神通,讓其他凡人看到了。

    如今他的幻境神通施展起來,不管是范圍還是威力,都比先前要增長了數倍,威力不可同日而語。

    除了這些外表能夠看見的,帝流漿也改變了葉秦自身的體質跟腳,甚至是那玄之又玄的靈魂!

    只是如今他境界太低,還沒有顯現出來,等到以后時機成熟,自然會見分曉。

    “帝流漿帶來的好處太大了,可惜現在還不能完全顯現出來。”

    ……

    往常吸收天地之炁后,葉秦都會回到洞穴當中,可是今日卻一反常態,并沒有回去,而是看著天邊緩緩升起的紅日若有所思。

    帝流漿是天地之炁的一種,葉秦將其吸收完之后,和天地間的聯系似乎變得更加緊密了。

    再加上他已經來到了第三境界‘天地練氣’的巔峰,到了此境的極限,因此在帝流漿的幫助下,對于下一個境界也有所感悟。

    而下一境界,應該是什么樣的展現形式呢?

    葉秦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很多次,最后想到了道教的一種說法。

    內丹術!

    道教此說法把人身體比作“爐鼎”,把人體內循環運行的經絡比作內丹修煉的通道。

    在人為的精神意識的嚴格控制下,利用體內元炁的推動力,把人體分泌的精炁經過周身循環的修煉,使精、炁、神凝為“圣胎”或稱“丹藥”。

    修煉“精、氣、神”等而達成強身健體、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延長壽命、乃至成仙、長生不老之目的。

    當然,這只是理論與哲學,屬于古人的文學巨著,但卻沒人能實踐成功,不過葉秦可以很好的參考。

    而根據綜上說法,葉秦推演,自己接下來就是化無形為有形之物,在體內結丹。

    丹指人體精氣神結合而成的產物。

    反向推衍的話,動物身體里面也能夠有丹的存在。

    比如在某些志怪里面,動物精怪修煉到一定境界,就會生成妖丹。

    關于內丹的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就是自己的本來真性,有的認為是形如黍米的能量團,有的認為是一種光。

    人體和動物雖然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歸,從修煉上來說,本質應該是一樣的,丹田里面運轉的路線可能會有所不同。

    “前面我修煉的三個境界:自在觀想,造化淬體,天地煉炁。”

    “這些可以稱之為修行的第一階段,統稱為‘觀想源炁’,也就是‘引炁入體’的階段。”

    “那么現在,應該能夠迎來第二個大階段,也就是所謂的‘成丹階段’。”

    回憶著當時吸收帝流漿時的種種感悟,結合最近的思索,以及前不久所看的那些各路典籍,葉秦推演出了如上的修行道路。

    “成丹階段不出意外,應該也會有三個境界,我現在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這個‘丹’弄出來。”

    內丹以精炁神為修煉,內丹強調性命雙修,以大周天、小周天行氣法為基本煉養方式。

    東晉時上清派以《上清大洞真經》為主要經典,強調人身內精氣神的修煉,通過煉神以煉形。

    隨后再是東漢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被用于內外丹兼修。

    到了南宋的時候,張紫陽真人撰寫的內丹修煉寶典《悟真篇》,但是此丹法重在性功,先性后命,與前人有所不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中方县| 南投市| 旅游| 安龙县| 肇源县| 余干县| 屏南县| 荃湾区| 无极县| 吉隆县| 拜泉县| 大同市| 松桃| 轮台县| 桂林市| 南靖县| 金塔县| 甘谷县| 巴青县| 胶州市| 红河县| 台前县| 泗洪县| 荣昌县| 双鸭山市| 奎屯市| 大城县| 临洮县| 正安县| 新宾| 龙里县| 峨眉山市| 深泽县| 沈阳市| 阿克苏市| 合水县| 肇东市| 和田市| 郓城县|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