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上葉秦也的確如此,聽的非常入神。 這可比他在圖書館自己扒拉典籍要好得多,而且圖書館里藏書有限,很多民間典籍都沒收錄。 比如這抱樸子吧,圖書館倒是有收錄,但都是精編版,里面很多內容缺失、精修嚴重,完全失真,而且很多篇章都沒有,純糊弄外行人的。 老道士的知識儲備非常豐富,各種道教典籍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可見對道教的信仰無比虔誠,所以意志堅定。 言傳身教之下,小道士也受到影響,雖然意志可能比不上老道,但是心無雜念,也是無比虔誠的。 難怪一開始無法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施展不了夢境神通,如此心境,倒也不凡。 兩人甚至還在道觀后面的空地上開辟出了一個菜園子,里面種了些蔬菜還有茶也,也算事自給自足。 這樣的生活和苦修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兩人卻堅持下來了,并且每日清晨都會按時做早課,可以說是雷打不動。 而且葉秦現在猜測,先前感知到的特殊磁場,可能和此地風水有關系! “這座道觀建設的有講究,應當是符合某些風水學說,故此才能形成特殊的磁場。” 葉秦琢磨,但并未在此事上多做研究,隨后繼續聽講。記住網址m.97xiaoshuo.cc …… 與此同時,房間里。 小道士顯然有些委屈,“師父你怎么可把我和一條蛇相提并論。” 老道士瞥了他一眼,“萬物有靈,人類雖然自詡為萬物靈長,可是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這片土地就已經有了生命存在的痕跡。” “山川萬物皆有靈性,不管何時何地,都要存有敬畏之心。” 小道士點了點頭,“師父我知道了。” 他下意識挺直了身板。 老道看著小道士的模樣很是欣慰,“那我們就繼續講講關于這個丹田。” “歷代人都主張意守下丹田,因為這個部位對人體生命活動的關系最為密切,它位于人體中心,是任脈、督脈、沖脈三脈經氣運行的起點。” 小道士神色有些困惑,“師父你說了這么多,可是具體丹田到底是在哪里啊。” 老道士揮了揮拂塵,指著小道身上的幾個位置。 “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丸宮;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宗氣之所聚;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 “古人認為丹田是滋養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無火能使百體皆溫,無水能使臟腑皆潤,關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線不絕,則生命不亡“的說法。” 這么一解釋,小道士變得明了許多,“原來如此,沒想到丹田竟然這么復雜。”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詢問。 “有些人都非常重視保養丹田元氣,丹田元氣充實旺盛,就可以調動人體潛力,使真氣能在全身循環運行,是這樣的道理嗎?” 老道士點了點頭,“從理論上來說是這樣沒錯,意守丹田,就可以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暢通八脈,恢復先天之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長壽。” 小道士聽了眼睛直放光,“那師父你有沒有什么丹田氣功之類的教給我啊。” 老道士面不改色道:“要不要再幫伱打通任督二脈看看?” 小道士半信半疑,“還有這種好事?” 老道士的回答直接是一拂塵敲了過去,沒好氣的回答道:“你在想什么呢,有這種好事我不就自己早練了。” 小道士一臉懵逼,心里瘋狂吐槽。 搞了半天,原來又是思想巨著。 老道士也頗為感慨,“如今你還只是入門,以后要學習的地方可多著呢,性子也要收著點。” “除了《抱樸子》這本書之外,你閑暇時間可以讀讀這本,可能難度會比較小一點。看道藏也是一種精神上的修行。” 小道士撇了撇嘴,對于所謂的修行已經心里有數,都是騙人的,自古至今都沒人成功過。 不過耳熏目染,延年益壽、強健身心倒是可行。 接過老道士手上的古書,封面有些泛黃,書角也變得有些卷曲起來,看的出來應該經常被人翻閱。 這是一本手抄書,和印刷不同,是老道士一字一句謄抄下來的。 “《陶弘景手抄》?” 小道士粗略翻了幾頁,記錄的都是一些煉丹心得,還有訪遍名川的所見所聞。 旁邊還有老道士的批注,讀起來倒是通俗易懂,比《抱樸子》要容易許多。 小道士忍不住詢問,“師父這陶弘景又是什么人啊?” 老道士回答道:“據說陶弘景少年時,喜讀葛洪的《神仙傳》,受其學仙養生的影響,三十七歲時,辭去定職,隱居句容茅山,尋訪仙藥,修道煉丹,足跡踏遍名山大川。” “在其多年的爐火丹鼎生涯中發展了煉丹術,著成《合丹法式》煉丹專書,也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人物。” 隨著日頭越來越亮,太陽透過門窗,大殿里面都變得亮堂不已,早課也快要結束了。 小道士看了門口一眼,原本以為蛇早就走了,沒想到居然還在。 “好奇怪,那條蛇怎么還不走啊,這是要留下來用飯么。” 按理來說像這種不小心闖入道觀的生物都不會停留太久,發現有人之后就會很快離開,避免和人類接觸。 但是這條蛇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他們早課將近一個小時,也就是說這條蛇在外面也聽了一個小時。 老道士也不明白這是什么原因。 小道士忍不住開玩笑,“還是師父道法高深,竟然連蛇都被吸引過來,甚至不愿意離去。” 老道士失笑搖頭,自然不會認為自己真有這等本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