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慶武四年,太祖時第二次科舉,就有人泄題,太祖大怒,十七個考官皆被處死,二百個官員因此被處理,被流放的人有著六千余人……這事可是前車之鑒,甚至血淋淋還不遠。 “……”蘇子籍坐著聽著這話,突有所感,瞇起了瞇眼。 “能記得就好……朕乏了,汝等退下罷,陳序,送送太孫。”皇帝的精力顯然一日不如一日,在處理完春闈考題一事,就有些困倦,讓他們都退下。 “是!”殿外有人應聲,陳序恭敬迎著蘇子籍乘輿出去,笑著:“奴婢給太孫道賀了,不是奴婢當面奉承,要論恩寵,誰也及不上您,皇上真的是把您放在心尖上了。” “是啊,放在心尖上了。”蘇子籍笑著應著,出了宮門,這次沒有上金輅,而是直接上了后面跟的牛車,就吩咐:“不先回府了,去南鑼胡同帽兒巷,慢一些!” 牛車里并非空著,野道人在里面,搶先一步伸手讓蘇子籍坐了,里面銀盤蓋著燒炭,絲絲熱氣流出,又遞給煨熱的毛巾擦臉手,想了想,又捧著一身青色袍子遞了過來:“主公,要去南鑼胡同帽兒巷的話,穿著這個適宜。” “唧唧!”炭爐附近還蹲著一只白毛小狐貍,打了個哈欠。 “你準備的不錯。” 這是一身厚布棉袍,樣式是今年流行的,有七成新,一看就是家里殷實的讀書人所穿。 再換上厚棉靴,頭上再戴上儒巾,又讓野道人在臉上花了點妝,便是認識蘇子籍的人乍一看,也看不出蘇子籍就是太孫,只會當他是一個容貌不錯、氣質不錯的新進舉子。 這一身穿戴,也的確是小富出身的新晉舉子在冬日里會有的打扮,蘇子籍拿起一面鏡子對著照了照,對野道人的手藝很是滿意。 更滿意的是用心的準備。 雖說去南鑼胡同帽兒巷,是早就想了,給故友回訪,但只提過一句,并沒有時日,可一切卻早就準備了。 “主公,你今天去宮內,早點用的不多,不能傷了胃氣,這是翡翠樓的點心,聞名京城的,已經提前試過口了,多少用點吧!” 接著,炭爐一側取出一個銀瓶,傾一杯熱騰騰茶水,把一個盒子打開,里面是幾種點心,都還是熱著。 蘇子籍接過慢慢嚼著,見皇帝就是這點不好,誰不知道要呆多少時辰,喝多吃多了想上茅坑,就是大事了。 “今日皇帝見我,我覺得與我很是不利。” 點心很甜,茶水很好,但蘇子籍陰沉沉的丟出這一句,頓時,整個牛車瞬間多出了一股肅殺,連著炭火都暗了下。 “皇帝,要害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