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官們常說,朕偏袒咱們大明朝的淮西武人勛貴!” 朱允熥夾起一塊帶皮微肥的羊肉,沾了點南乳芥末料汁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他和老爺子都喜歡吃羊肉,但二人的口味卻不相同。老爺子喜歡濃油赤醬的紅燒,而朱允熥則單喜這種清燉,而且微微有些膻味最好。 馮勝在對面如坐針氈,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一輩子血里火里闖出來的老帥,竟然有些緊張。 讓他緊張的是皇帝,也是皇權。 忽然間馮勝意識到,皇帝已經是皇帝了。他不再是當年那個這些勛貴們口中的三爺了。他可以給予臣子的不單是恩典和優(yōu)渥,還有懲罰甚至剝奪生命。 “嗨,那些文官呀!”朱允熥繼續(xù)說道,“只要朕給你們一些恩典,他們就跑到朕的耳邊聒噪,說什么國家承平之時,武人驕縱不好。” “其實朕也不是偏袒你們,而是覺得.....”說著,朱允熥看看馮勝,目光很是平和,“覺得你們也不容易,從龍起兵百戰(zhàn)余生。亂世中能活下來已是上天的恩賜,身居高位也都是拿命換來的!” 馮勝再也坐不住了,起身道,“皇上的話,讓老臣心里酸溜溜的,也讓老臣打心里感激。皇上的包容愛護之心,臣受之有愧!” 他如何能聽不出這話的意思呢? 朱允熥說得已經很明白了,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沒死在戰(zhàn)場上,沒死在政治斗爭中,沒死在老爺子的手里,這已經是萬幸了。 不要一輩子謹慎小心,到了晚年因為一點小事壞了一生的奮斗和努力,得不償失。 “坐下坐下!”朱允熥擺擺手,笑道,“你我君臣,不必如此。你宋國公也不是文官,不用跟朕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說著,一指李景隆笑道,“朕要想聽好聽的,他曹國公說上十天都不帶重樣的!” “呵呵!”李景隆在旁咧嘴笑笑。 “咱們大明淮西武人勛貴!”朱允熥繼續(xù)說道,“在朕看來是一種傳承,不單是你們這一代人跟著老爺子打天下,爾等的兒孫輩如今也都在軍中效力,為大明守土開疆!” “用你們朕放心,朕也踏實,朕希望這種傳承能一直延續(xù)下去,開國勛貴雖老,但淮西將門武人,一直能作為朕,乃至大明后世子孫的左膀右臂。” “但朕對你老國公也說句不大好聽的話,君臣之間信任二字來之不易。一旦有裂痕,所有的一切,前功盡棄呀!” 馮勝坐著,漿出如雨。 他忽然又發(fā)現,眼前這位皇帝這種風格,比太上皇當初更可怕。太上皇是直接把刀子抵在你的胸口,而眼前這位,則是把刀子藏在袖子中。 看不見的鋒芒,更有威懾力。 ~~ 一頓飯吃到了午后,馮勝覺得時間過得很慢,分外漫長。 深宮的夾道中,他沒有像入宮時那樣,去坐皇帝賞賜的軟轎,而是踩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 “老國公,剛掃了雪地上滑!”李景隆在旁邊提醒一句。 馮勝停住腳步,回頭看看跟著他的軟轎,忽拉住李景隆的手,“小李子,你跟老夫交個實底,用不用老夫.....告老還鄉(xiāng)?”說著,又補充一句,“小李子,這些年老夫對你如何,你心里有數吧?” “您這話晚輩可不敢接了!”李景隆笑著,攙扶馮勝朝前走,“再說您這話晚輩也不懂啊,好好的怎么想起來告老還鄉(xiāng)了呢?” 聽了這話,馮勝心中有些底,不再那么忐忑。 他怕的是,自己沒能完全領會皇帝的意圖。萬一皇帝是想他趕緊滾蛋,離開京城。而他卻依舊在京中,那皇帝說不定哪天,就沒這么好性子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