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解縉聞歌知雅意,當下說道,“臣明日就上奏折!”說著,忽又微微皺眉,“放歸民籍良人之身說起來不過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可后續卻很棘手啊?這些人如何安置呢?科舉讀書他們是不行的,務工經商怕是也力有不逮,種地的話田地從哪里出呢?” 這才是真的聰明人,片刻之間就能舉一反三! 放歸賤民等于憑空讓大明多出許多人口,這些人口的妥善安置才是贏得民心的最關鍵。但安置這些人,勢必會引起一大部分人的不滿。 “所以說這事,還需要有能有才有恒心者去幫著朝廷好好執行!”朱允熥笑道,“你覺得誰能勝任?” 那還能是誰? 幾乎瞬間,一個名字就在解縉的腦海中浮現,禮部侍郎李至剛。 可隨即他又心中發苦,皇上這手腕真是越發的爐火純青了。 若自己舉薦李至剛,辦好了自己的臉上固然有光,可萬一辦不好,自己這個舉薦人也有連帶責任。最關鍵的是,將來一旦李至剛成了眾矢之的,自己還要第一個掉撞槍口,對準李至剛狠狠的奏上一本。 “臣以為,禮部侍郎李至剛足能勝任!”解縉苦澀的說道。 朱允熥看看他,似乎在猜測著對方的小心思,面上淡淡一笑,“禮部侍郎份量倒也夠,禮部還管著天下的教化,他來做倒也名至實歸。”說著,頓了頓,“不過嘛,光他一個人是不是勢單力薄了點?” “還要誰?” 解縉心中一驚,一個侍郎勢單力薄,那就是還需要一個比侍郎還大的人搭班子?誰呀? 這時,就聽朱允熥繼續說道,“你呀,如今雖官職不如六部尚書,但畢竟是南書房的參贊大臣,目光要長遠從大局出發。有些事要朝上看,不能總朝下看!” 解縉更是懵懂,朝上看的意思是再說一個比李至剛官大的? “你要是總朝下看,將來有事你豈不是要自亂陣腳?”朱允熥笑著調侃道。 解縉想了良久,行禮道,“臣愚昧,實在不知所以然,請皇上明示!” 聰明是聰明了,但還是不通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