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到此處,李景隆搖頭,痛心疾首道,“這些人,就是平日讀書讀傻了,腦子里都一根筋,以為讀了天書。哦,滿天下就他們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讀了幾天書,心眼都讀堵了,不會自己思考了!人云既云。以為自己一腔熱血,其實就是腦袋一熱不顧后果!”說著,李景隆又看看朱允熥的臉色,“連最起碼的臣子之道都拋之腦后,這大明朝是誰家的大明。這是皇上您的大明呀!國家養活他們,是讓他們辦事的,不是讓他們鬧事的!” “再說,他們懂個蛋呀!軍國大事,皇上看的我大明萬年之計,謀的是永世太平,他們看的就是眼前那么一丁點兒....” 說著,猛的住嘴,“皇上恕罪,臣一時孟浪,在皇上面前失儀了!” “老李此言,當浮一大白!” 解縉心中喝彩,也看向朱允熥,皇帝雖然低著頭,可嘴角卻上揚著。 “什么是他的會辦事?這就是會辦事呀!”解縉心中暗道,“百官們既然鬧了,事既然出了,就要處理。” “那怎么處理呢?真讓皇上把這些人一股腦都殺了嗎?且不說皇上愿意不愿意殺,單就說殺了他們之后的后果,那這暴君昏君的名頭,不就在皇上腦袋上扣實了嗎?” “老李一番話,直接把這事定性了。大部分人,是聽信了謠言,盲從被蠱惑。首惡要抓要罰要治,其他人的重重提起輕輕放下!” “皇上要是真想不開,等事過了,單獨的一個個追究過去,還不是任憑皇上揉搓?” “這么一來,皇上有了臺階了吧?” “這么一來,此事就沒那么惡劣了吧?” “那些人再跪上個把時辰,估計腦子也凍清明了。天下是皇上的天下呀,大明是皇上的大明呀!” “想通了這些,那些盲從跟風的是不是就打退堂鼓了!是不是心里就開始提心吊膽了!” “讀書人要面子,知道錯了也不好意思說,為了面子寧可一條道走到黑!老李這番話,是讓他們順坡下驢。” “最主要的最主要的,他這是化解了一場大大的危機!” “老李呀老李!”解縉心中繼續想道,“我若是有你三分之一,不,哪怕五分之一的本事,我他媽也不至于現在就是給太子爺教書法的呀!” “謠言可恨!” 朱允熥放下筷子,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李至剛在揚州的事,或許是急了些,但中樞還沒有定論,就風言風語故意歪曲。”說著,重重的放在茶盞,“到底是誰在蠱惑人心?” “新政是國政!”朱允熥又道,“是造福萬民的德政,不是要針對某些人的惡政。百官們不懂,覺得好似有些偏頗,可以問嘛!可以在朝堂上提出來討論嗎?哦,屁大點事兒,就要鬧成在午門外哭訴!” “朕實在是不知道該說這些人是傻,還是蠢。是耿直,還是豬油蒙了心!” “去查查,到底是誰捕風捉影故意歪曲朝政,以至于大明朝君臣不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