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臣就憑一點!”暴昭重重的頓氣,“只要是那些官吏現在的財產比剛為官吏時翻倍了的,一并抓來!” “你等等!”朱允熥腦中忽然抓住了什么,“吏部的官冊上,標注著他們當官之前的家產?” “也不是特意標注,就是寥寥數筆而已!”暴昭道,“其實這是洪武朝的老規矩了,國朝初年只要官員上任,都要在吏部申明家中的人口還有田產.....” “那為什么后來不申報了呢?”朱允熥插嘴問道。 “因為......”暴昭頓了頓,“后來幾次大案,殺的官太多了。為了不讓官職空缺倉促提拔了一些人,所以這事也就漸漸的......淡忘了!” “你暴鐵頭也會打馬虎眼了!” 朱允熥如何能聽不出對方的弦外之音。 國朝初年官員們上任之前,都要在吏部留下相關的檔案。后來之所以不留,不是因為淡忘了,而是因為大家伙都達成了共識,集體回避了。 而老爺子在最后的幾年里,基本不問朝政,朱允熥在即位之初為了拉攏人心標榜仁厚,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不然為何吏部官冊中,京師小吏的財產都有標注,而官員們則沒有? “財產申報!” 朱允熥心中暗道,“世上沒有百分百管用的辦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不能因為可能不管用,就不去約束...” “這個標注家產,倒是挺有意思的!”朱允熥微微沉吟。 暴昭低頭,有些猶豫。 他是大明朝二代鐵頭不假,但他不是大明朝第一代大傻。 噴人,誰都可以噴,噴什么話也都行。 但有些事,做起來卻要三思后行。 “臣以為這個辦法,可以在朝堂上推行!” 暴昭有猶豫,可旁邊的何廣義卻不管那么多。 “嗯,你說來聽聽!”朱允熥笑道。 “做官做吏之前,把自己家里的財產在吏部何廉政院申報!”何廣義開口道,“不管他日后是當官還是致仕,只要家產比申報時多了,那就定然有事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