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早些年即便是見老爺子的時候,跟老爺子身邊人也能套出幾句話來。可是現在,皇帝身邊的人都是悶葫蘆,滴水不漏。 此次進京他很是忐忑! 因為當初老爺子駕崩的時候,他和皇帝承諾了許多東西,可到現在都沒做到。 大明勢大,韃子遠遁.... 他所屬的邊境二十萬大軍,非但沒有按照預想長驅直入,反而有些猛虎打蒼蠅,用不上力! 就這時,王八恥低著頭穿過連廊而來,“王爺千歲,萬歲爺傳您!” 朱棣站起身,整理下身上帶著風塵的甲胄,邁步前行。 ~ 乾清宮里,朱允熥盤腿坐在羅漢床上,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奏折,似乎在沉思。 “臣朱棣叩見....” “四叔來了!”朱允熥抬頭,見朱棣穿著鎧甲,瞬間有些失神,然后笑道,“一路辛苦,大規矩免了!”隨后又對王八恥道,“賜座!” “臣聽聞皇上召見,徹夜趕路馬不停蹄不敢耽擱!”朱棣的靴子上,滿是泥沙的斑點,形象頗為邋遢,“不知皇上召臣入宮....” “你看看這個!”朱允熥把手中的奏折丟給朱棣,端起茶盞,“看了再說話!” 朱棣心中詫異,但還是拿起奏折,仔細的看了起來。 奏折沒有抬頭和落款,不知何人所做。 但是看字跡,絕對不是文官的手筆。文官們給皇上的奏折,都是工工整整,每個字都是一邊大小。 而這奏折上的字,頗為潦草,但潦草之中蒼勁有力,顯然是出自武人之手。 更讓他意外的是,這奏折所寫的,竟然是安南之事。 “此番安南來朝之中,有黎氏子弟觸怒萬歲,自殺謝罪。訊息傳回安南,舉國皆驚!安南國主聯合安南公卿,欲問罪于黎氏權相!” “豈料權相掌權已久,發動政變廢了陳王。又在陳族之中,選一小兒為王!” “身為權相,擅自廢立,司馬昭之心已路人皆知!且有消息稱,被廢安南之主,已遭不測!” “安南有忠于陳朝之人,秘書于廣西布政司求助我朝!” 朱棣越看,眉頭越是深鎖。 許久之后,看向朱允熥,“皇上要對安南用兵嗎?” 若是對安南用兵,這就是天賜良機。 大明是安南的宗主國,父母之邦。怎能坐視自己的藩國社稷,被權臣篡位? “安南自古以來就是我中國舊土,皇上欲對安南用兵,也是收拾舊日山河!但是安南,可不是緬地可比,甚至比當初的高麗只強不若。再者,有山河之險,不利騎兵往來。”朱棣沉吟著開口,“且其國內,可戰之兵不下十萬.....” “現在還不是時候!”朱允熥道,“總要黎氏把陳朝皇族的人殺盡了,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才能動手!” 說著,又道,“朕也知對安南用兵,很難!所以才叫你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