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至剛慢慢吐出來,卻是一枚精巧的只有小拇指甲那么大的彩錢。 “嗨,你這運道!”劉觀大笑,“一百個餃子里就放這一枚錢,還讓你吃到了!”說著,拍手道,“以行,你這氣運是真夠旺的呀!” 李至剛雖是南人,可也知道北方的習俗,就是在春節的餃子中放入錢幣,以示明年的好兆頭。 可此刻,他看著那枚錢幣,臉上卻沒有多少欣喜的表情,反而好像是觸動了心事。 “怎么了?大過年愁眉苦臉的!”劉觀問道,“可是為了新政的事?還是蘇州這些豪門世家不好打交道?” 自他李至剛來蘇州,就頗有些空有一身力氣卻沒地方使的感覺。 蘇州的官紳們無論他李至剛要查什么,都是極其配合。甚至連追繳歷年在賦稅皇糧上的虧空,也都是主動逢迎。 不但主動補繳,而且還都是超額。 這讓李至剛想抓人家小辮子,也都抓不到。 更讓他頭疼的是,那些人給他送錢的花樣。 他是不愛錢的,準確的說是自己家里有錢就不喜歡撈錢。 可每天早上他的仆人打開欽差行轅的大門,總能看見外邊對著價值不菲的禮品,都不知是誰家送的。 而且,連日來不斷有在三四品官職上致仕的官員,給他投拜帖,還有名滿天下的名師大儒也都紛紛投文。 人家還不說什么事,就說請您飲茶,探討圣人文章。 從這就能看出,蘇州的豪門世家跟其他地方的差距來。 其他地方的官紳,只要利益被觸動就跟踩了老鼠尾巴似的,直接蹦起來大喊大叫。而蘇州這邊,你想要人家就給。人年不但給,還樂樂呵呵的給。 正應了那句話,能用錢解決的就不是問題。 可,這并非是李至剛心中心結所在。 而是.... “哎!”李至剛嘆了一口氣,放下酒杯,搖頭道,“新政有什么好難的!我所憂者,非此也!”然后,端起酒杯,又一飲而盡。 “慢點喝,急酒醉人!”劉觀道,“既然不是新政,那是什么?開海?” 李至剛再搖頭,然后沉吟許久,站起身走到書桌邊拿出一本折子,輕輕放在桌上,“你自己看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