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個事不知諸愛卿聽了沒有?” 那把冰冷的龍椅,朱允熥早已坐習慣了。從一開始的如臨大敵戰戰兢兢,到如今的輕松愜意甚至隨意至極。 這是他的龍椅,只屬于他的椅子。在臣子的眼中代表著無上的皇權,可在他現在看來,就他媽是一把椅子。 乾清宮中,百十位臣子微微躬身站立,文武分列,公侯在前。 如今的大明跟太祖高皇帝時的風氣微微有些不同。 老爺子在的時候喜歡大朝會,無論寒暑刮風下雨哪怕下雹子,都是雷打不動在奉天門御門聽政,然后是在京六品以上官員必須都到的大朝會。 而朱允熥則是中意于在乾清宮舉行,百十人規模,與會者全是核心大臣的小型朝會。 在他看來開會嘛,沒必要那么多人,反正都是走過場都是讓人看的。對于這個帝國而言,真正的決策者無非就是這些人。 所以干脆化繁為簡! ~ 殿中的臣子們,有心思通透的已經猜到皇上所說的是何事。 “和尚不念經改做生意了!”龍椅上朱允熥繼續笑道,“還是拐賣人口的買賣!諸位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歷朝歷代可有此先例?” “靈隱寺,聽著名字好,可干的卻全是喪盡天良之事。所謂僧人,竟然都是人間敗類!” 說到此處,朱允熥臉上的笑容不見了,“若是江湖歹人做下這等惡事也就罷了,可偏偏是那些口口聲聲來世有報應,我佛慈悲的和尚!” “曾有人說朕對出家人太刻薄了,還不是皇帝的時候就下令天下各州府,清點沒收各地僧道的廟產。” “可現在看來,朕還是太寬容了!靈隱寺那些和尚的度牒,都是買來的!江湖大盜搖身一變,就成慈眉善目的出家人了!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和尚們要倒霉!” 乾清宮與會大臣當中,李景隆站在第二排第一位。 皇帝話音剛落,他就心中暗道,“皇上這是要借題發揮,狠狠的整治僧道了!” 于是,就在朱允熥話音落下之后,李景隆出列道,“還請萬歲爺息怒,大過年的跟那些敗類生氣,不值當的!” 說著,抬頭笑道,“僧道敗壞之事,古來有之!自古以來,兼并土地隱藏佃戶甚至私藏兵器最甚者,就是僧道之流!” “臣當初在hn練兵時曾聽到一個笑話,當地的百姓多是寺廟的佃戶。那佃戶之中,媳婦俊的種好地,媳婦丑的種孬地......” “僧道也是人!神佛是好的,但人性卻.......難說!貪欲難平,再加上又披著出家人的外衣,所以才肆無忌憚!” “不然歷史上也不會有武宗滅佛之事!歷來清明之國,更不會任憑僧道做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