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群臣的勸阻很激烈,但所有關于勸阻皇帝不要出京的奏章都留中不發(fā)。 就在八月初四,乾清宮中發(fā)出一道很簡單的上諭,“命皇太子監(jiān)國,南書房王大臣輔之。” 上諭很簡單,但接下來皇帝所公布的隨駕和留京人員名單,卻很耐人尋味。 安陸侯吳杰,安遠侯王德,駙馬都尉胡觀,李堅隨駕。 由于曹國公李景隆率馬布軍三千,用以宿衛(wèi)。 總兵官平安,魏國公徐輝祖,駙馬都尉梅殷留守京師。 除此之外,還有承恩侯趙思禮徹底接管了京城的巡防,而皇帝的母族,鄭國公常升,保國公藍春等人,依舊掌管著城防。 皇帝是任性的,可以把偌大的國家交給尚未束發(fā)的太子,且用宗室王大臣用來輔助。但同時,也杜絕了一切不安的因素。 八月初六,圣駕從光華門啟程。 朱允熥沒有選擇走水路,而是執(zhí)意要走陸路。他太想好好看看自己治下的帝國了,似乎他也許久沒有好好看看這個國家了。 ~~ 炎炎夏日,車窗外山川河流郁郁蔥蔥。 鄉(xiāng)下地方,似乎總是比城里要涼快。或許是因為沒有那么多烏央烏央的人,或許是因為沒有那么多車水馬龍,或許是因為沒有那么多喧囂奢靡。 走在鄉(xiāng)間的田野,迎面而來的是清風送爽。即便真的有些熱意,那也是暖洋洋的,絕不是城里那樣讓人煩躁的。 馬車,微帶起伏的走在路上。 鄧平盤腿坐在車轅上,眼神略帶緊張的環(huán)視四方。 馬車旁邊,十幾名騎士也是如臨大敵,一臉戒備。 如曹國公李景隆,安遠侯王德,還有何廣義等人,更是一只手操控著韁繩,另一手則始終垂在馬鞍掛著的皮囊之中。 里面,是已經張開機頭的短火銃。 自不用問,馬車中坐著的就是朱允熥了! 既想好好看看這個國家,那就不能跟著大隊走。不然前呼后擁的,走到哪都是官紳百姓跪地相迎,山呼萬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