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13章 帝國-《我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在線閱讀》


    第(1/3)頁

    第313章        帝國

    大明帝國的外交政策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

    “敢戰方能言和!”

    “駕馭外藩,不可示之以謙,怵之以威則能畏懼”

    可以說這兩句話是整個大明帝國外交政策的縮影。

    但是這兩句話有個前提,那就是它不是對接壤大明帝國的那些周邊小國所說的。

    在面對武力不及自己,民族習性上相似,文化有共同點的東亞各國,大明帝國毫不猶豫的張開血盆大口,貪婪無度的吞并。

    可是在面對,并不接壤的,如帖木兒帝國那般幅員及其遼闊,東起北印度,西達幼發拉底河,南瀕阿拉伯海和波斯灣,被抵里海和咸海的超大多民族帝國時,大明王朝才會用文中開始那兩句話作為外交政策。

    那么大明王朝為什么這么重視帖木兒帝國呢?

    為什么一面宣之于兵威,另一面又加強了雙方的貿易和文化往來呢?

    首先在傳統的中國對外觀念之中,大明帝國之前的歷代中國之中,除卻蒙古大帝國之外,其他歷代君主和臣子們,對于這樣的外夷總是不屑一顧。

    甚至官方史料中,只要提及外國,一律都是進貢的藩國。始終把自己,放在一個超然的位置上,鮮少真正的利用平等對待的原則和對方友好相處,共同發展。

    當然傳統的中國王朝,對于外夷的富庶是嗤之以鼻的。

    這里就不得不說一句,外交是國家利益的延伸。

    之所以重視帖木兒帝國,是因為大明帝國也不同于中國歷代守舊王朝,它更看重于實際的利益。

    要知道在當時,帖木兒帝國的撒馬爾罕,是西域絲綢之路上西邊最大的國際貿易城市。

    早在帖木兒帝國剛剛興起的時候,跟大明的帝國是有一段友好時期的。那時的帖木兒帝國專注于對西方征服,為了不雙線作戰,只能暫時對東方大國實行表面上的朝貢。

    但當帖木兒帝國征服西域各國,擊敗了金帳汗國,伊利汗國,北印度奧斯曼,建立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之后。帖木兒自稱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后裔,便與大明帝國撕破了面皮。

    不但斷絕了同大明帝國的貿易,甚至最大限度的破壞歐洲,通過克里木河,伏爾加下游,花剌子模和中國的貿易。

    大明王朝,重視帖木兒帝國就是重視貿易。

    準確的說,是保護大明帝國在陸地上的獨家貿易權。

    盡管當時大明帝國的港口已經有歐洲的船只,大明的船隊也曾跨越萬里海洋到達非歐大陸。

    但是,在港口并不能輻射所有地區的年代。絲綢之路的收益,依舊是海洋貿易難以企及的。

    尤其是帖木兒帝國那樣一個橫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國,光是同帖木兒國的貿易就足夠支持起大明帝國北方的產業革命了。

    而且,在經濟利益的背后,還有軍事利益。

    這一點在明朝文學家解縉所著的永昌軼事中,一個記載永昌皇帝言行的小片段中,得到了證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花莲市| 平远县| 遂川县| 曲沃县| 汉川市| 平乡县| 通化县| 锡林郭勒盟| 丰县| 兰考县| 石渠县| 梁河县| 襄城县| 静海县| 炉霍县| 阳新县| 康马县| 毕节市| 普宁市| 宁都县| 山东省| 龙胜| 康保县| 巨鹿县| 闽侯县| 曲阳县| 平利县| 隆尧县| 淮滨县| 文水县| 长泰县| 漠河县| 阳原县| 绥江县| 白沙| 高淳县| 邻水| 靖江市| 巴马|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