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衣食住行-《我有一座新手村》
第(2/3)頁
鑒于種子、化肥等非人力可抗拒因素,清風衛的棉花產量并不高,遠遠無法與現代相比。
但耐不住云澤種植面積廣啊,整整八十萬畝的土地,產出了一百萬石棉花。
在之前,武朝御寒的衣物種類集中在麻、絲綢、絹、皮毛等,后三種價格昂貴,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至于麻布,那玩意的舒適度和保暖性有多坑誰用誰知道。
就因為保暖供不上,在冬天每年凍死的人數都不比餓死的少(很多時候這兩者是分不開的)。
無論是保暖還是舒適性,棉布都遠超麻布。被套中塞上厚厚的棉絮,厚實又暖和的棉被沉沉的壓在身上,這是云澤幼時關于寒冬最溫暖的回憶。
當然,將棉花變成棉布,這是一個技術活,中間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這并不妨礙云澤全力發展棉紡織業。
紡織廠因為需要借助水力,所以建在轄區內唯一一條大河彌河的河邊,云澤順流而下,很快就抵達了目的地。
與印象中轟隆之聲不絕于耳的工廠不同,這里是另一番場景——接踵摩肩,人聲鼎沸,還基本上都是婦女!
即便是在云澤前世,紡織業也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更何況是現在!
除雜分梳成條,牽伸加捻,繞筒,紡成紗線,織成棉布,這些過程基本都是手工操作,最多有些輔助器械,自然需要龐大的勞動人口了。
自古以來,男耕女織就是最被推崇的一種社會模式,女性大規模參與紡織業自然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紡織廠基本上都是女工,就連負責人都是較為罕見的女性官員,云澤一大老爺們,也不好直接跑紡織廠內部(很多女工在工作時經常赤身裸體),所以就在外面接見了紡織廠的負責人。
“這紡織廠內有工人幾何?織機幾張?月產棉布多少?”
“大人!”
紡織廠負責人四個年過四十的婦人,從相貌上看年輕時應頗有姿色,面對云澤也鎮定自若,有理有據,比剛才那個養豬的自然多了。
“啟稟大人,紡織廠內共有女工二千余人,織機三百余張,各類輔助器械一千余件,按照當前的速度,可月產棉布四千余匹!”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孟连|
白水县|
临汾市|
巴林右旗|
宿松县|
江阴市|
永年县|
安西县|
吴川市|
都江堰市|
秦皇岛市|
德兴市|
长子县|
疏附县|
宣汉县|
宜都市|
阿拉善右旗|
大余县|
淮北市|
麦盖提县|
蓝山县|
宜兰市|
河东区|
九台市|
耒阳市|
绩溪县|
大荔县|
大港区|
尚志市|
谢通门县|
金华市|
安仁县|
耒阳市|
弥勒县|
马尔康县|
通渭县|
巩留县|
周至县|
阿合奇县|
务川|